[实用新型]一种活体单叶片接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67835.X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郝群群;吴佳洁;付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种 接种装置 单叶片 活体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杆 注水口 叶片 赤霉病 抗病性鉴定 白粉病 保湿效果 充气管道 活体叶片 上端侧壁 上端封闭 上端固定 下端开口 植株 保湿棉 可重复 密封盖 条锈病 上端 倒U型 保湿 充气 阀门 鼓囊 菌种 封闭 生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体单叶片接种装置,包括接种袋和支撑杆,所述接种袋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所述接种袋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接种袋的上端固定有保湿棉,所述接种袋的上端侧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接种袋的上端设置有倒U型充气鼓囊管道,所述U型充气管道有封闭阀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体单叶片接种装置,可于早期进行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如可鉴定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等多种菌种,保湿效果好,有利于叶片充分发病;本实用新型中的活体单叶片接种装置针对性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单独对接种叶片进行保湿,利于植株整体生长,可重复利用,能够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禾本科植物接种鉴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体单叶片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为种植,支撑着将近35%的世界人口。在我国,小麦仅次于水稻,为第二大主粮作物。因此,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成为限制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真菌性病害。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其发生可导致减产、降低种子发芽力并影响籽粒品质。染病籽粒由于含有真菌毒素使其不适于食用和饲养牲畜。在我国,赤霉病传统发病区域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近年来,受气候及耕作制度的影响,发病区域向黄淮麦区,北方麦区以及西南和西北麦区扩展。利用赤霉病抗性基因进行品种改良是减轻小麦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因此,对赤霉病的鉴定也显得尤为重要。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麦类穗部,因此由于生长周期的限制,我们往往不能提前鉴定植株对赤霉病的抗性。而通过叶片在早期检测植株对赤霉病的抗性可以为提前预防赤霉病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可能。
麦类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气传性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严重影响麦类作物的品质与产量。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时可能造成病害流行。
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引起的真菌病害,是小麦、大麦、小黑麦和其它禾本科植株的主要病害。条锈菌属于活体寄生病原真菌,可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低温高湿的环境利于其发病。
目前常用的接种方法
1喷洒法(抖粉法)
对于从气孔入侵的病菌,注意喷洒叶背面,叶背面气孔较正面多。例如麦类条锈菌接种,在抖粉前,先使用喷雾器加湿,以小麦叶片表面覆盖一层水雾为宜,然后将滑石粉与条锈菌孢子混合物(1:5)倒入喷壶喷洒或直接抖撒在小麦叶片上。由于水雾的存在,混合物粘附在小麦叶片表面。喷洒完毕后罩塑料薄膜以保持高湿环境。
2涂抹法
对一些寄主和孢子都不易沾湿的,先用手指沾水摩擦叶面,形成一层水膜,再用毛刷将孢子涂抹在上面。
3.注射法
用注射针将孢子与蒸馏水的悬液注入寄主生长点或幼嫩部分。
4.离体接种法
剪取部分叶片置于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将病菌接种于叶片上。
以上几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叶片的接种方法,使用较为普遍,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植物发病一般需要高湿的环境,但是高湿度的环境会抑制植物生长,因为空气湿度过大时,蒸腾作用会减弱,导致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下降,植株生长降低,叶片脱落加重,花或种子的生命力降低。同时,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则减慢甚至停止。而且,高湿也会使叶面水分凝结,造成叶面细胞破裂,使植株软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7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消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失误的血培养瓶注射辅助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