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检测孔的半灌浆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5534.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顾盛;范毅;张军;吴立勇;吴玉龙;解华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苏州建国建筑工业有限公司;顾盛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G01F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检测孔 套筒 本实用新型 竖向钢筋 套筒结构 出浆孔 制备 修补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检测孔的半灌浆套筒,半灌浆套筒用于竖向钢筋连接,半灌浆套筒上设置有一个检测孔,检测孔设置在出浆孔与半灌浆套筒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检测孔的半灌浆套筒结构合理,易于制备,检测孔可实现一孔两用,方便后续检测修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检测孔的半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符合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噪音污染与湿作业少和产品质量易控制等优势,已成为国内外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正在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构件连接是保证结构整体质量的关键节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钢筋连接形式,套筒灌浆连接为隐蔽工程,灌浆套筒中水泥基灌浆料的饱满度直接影响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安全。但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因为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不当或是责任心不强,导致漏浆、跑浆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灌浆质量,出现“灌不满”的情况,造成致命的施工缺陷。因此,灌浆套筒中水泥基灌浆料饱满度的检测方法以及在发现灌浆不足时的补浆方法是建筑行业广泛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套筒灌浆饱满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构件外部无损检测法及灌浆套筒内部预埋传感器的方法。构件外部无损检测方法主要为超声波法和冲击回波法,由于钢筋套筒连接结构为多层介质交替,检测环境复杂,且水泥基灌浆料在径向厚度很薄,一般为5㎜~6㎜,造成现有的工程无损检测方法对其无法进行有效检测。公布号为CN105223344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预埋传感器检测钢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装置及方法:将阻尼振动传感器预埋在钢筋套筒出浆口的底部,套筒灌浆施工完成后或在灌浆料固化后,通过检测传感器信号波幅的衰减情况来判别传感器是否被灌浆料包覆,以检测灌浆料是否饱满。但是该方法具有以下三个缺点:(1)只能定性检测,无法对灌浆料的饱满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为后期的结果判定带来困难;(2)阻尼振动传感器必须在灌浆施工前安装到位,传感器一旦埋入套筒就不能重复使用,如果对工程中的所有套筒全部布置传感器,后期进行随机抽测,那么检测成本过高,各方难以接受,如果在灌浆施工前随机布置数量有限的传感器,施工方根据传感器位置提前得知检测点,必将针对已知的检测点精心施工,最终失去了随机抽检的意义,并仍然埋下了安全隐患。(3)在进行内粉刷施工时,还得将伸出墙体部分的传感器割除,以保证墙体的平整性,费时费力。
另外,以上两种检测方法在灌浆料固化后进行后期检测时,就算发现套筒灌浆未灌满,也无法进行原位修补,只能更换整个预制构件或将不合格的灌浆套筒剔凿出来重新替换新的灌浆套筒或采用钢筋焊接连接,随后用新的混凝土或水泥基灌浆料对剔凿掉的混凝土进行修补。这种修补方法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造成工期延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苏州建国建筑工业有限公司;顾盛,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苏州建国建筑工业有限公司;顾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5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布张拉锚固装置
- 下一篇:带检测孔的浆锚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