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5528.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8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本瑞;肖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本瑞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12;F23D14/46;F23D14/8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曾忠群 |
地址: | 528414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通道 混气室 炉头座 混气 上炉 红外线燃烧器 连接腔体 分体式 混合腔 炉头体 进气道 红外线辐射板 本实用新型 径向连接条 连接为一体 一体成型于 充分燃烧 分体组装 上安装腔 上下贯通 上端 大气式 可拆装 连接腔 上端口 火盖 内腔 预混 相通 合成 体内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包括炉头体、进气道及红外线辐射板或大气式火盖,其特点是:炉头体由上下贯通的炉头座和上炉头通过分体组装合成,所述炉头座的内腔设有下中心通道及环形内、外下混气室,上炉头由可拆装地套装于炉头座上端口处的上混气连接腔体、一体成型于上混气连接腔体上端的上安装腔,所述上混气连接腔体内相应地设有与下中心通道和内、外下混气室相通的上中心通道、及内、外上混气室,上中心通道和内、外上混气室通过径向连接条连接为一体。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来更换不同尺寸和燃烧面积的上炉头,所以使用极为方便。再加上这种上、下双层混合腔结构,混合腔体积更大,预混效果更好,能达到更高效的充分燃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也叫炉头座)、引射管、设在炉头座内的燃气混气腔室、中心气流通道,中心气流通道与引射管相连通,并在炉头座上部直接一体成型有一上炉头,红外线辐射板装在上炉头内,上炉头上再装一外装饰环。这种结构的燃烧器,由于其用于安装辐射板的上炉头与炉头座为一体式结构,导致其上炉头的尺寸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和面积大小的红外线辐射板,也不能变换安装普通大气式灶具的火盖,使用单一、一体式结构生产成本高。另外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大都是将辐射板直接通过玻璃胶粘死在炉头上,维修不方便。再加上现有的燃烧器的风门结构,其风门片大都是通过弹簧顶紧在炉头的进气口上,导致前期风门片紧贴在炉头上,风门片与炉头之间的转动摩擦力大,容易出现风门片卡死现象,而且顶紧弹簧使用时间一长,有一定的疲劳性,导致弹力不足,需经常更换,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根据使用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和燃烧面积的上炉头,且安装方便、结构可靠的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线辐射板更换方便的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门片在转动调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现象,转动灵活,且使用寿命长的红外线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包括炉头体、进气道及红外线辐射板或大气式火盖,其特点是:所述炉头体由上下贯通的炉头座和上炉头通过分体组装合成,其中所述炉头座的内腔设有下中心通道及环形内、外下混气室,所述上炉头由可拆装地套装于所述炉头座上端口处的上混气连接腔体(也可叫上混气腔体)、一体成型于该上混气连接腔体上端的供红外线辐射板或大气式火盖安装的上安装腔,所述上混气连接腔体内相应地设有与所述下中心通道和内、外下混气室相通的上中心通道、及内、外上混气室,所述上中心通道和内、外上混气室通过径向连接条连接为一体。
上炉头可用铸铁、铸铝、铜等耐高温材质制作而成。其上安装腔的直径设计在100mm-200mm,均能达到很好的燃烧效果。优选直径为150mm-170mm。下面的炉头座一般为铸铁制成。
为预防炉头座和上炉头发生意外分离,上述炉头座和上炉头的连接处通过锁定装置固定。为使锁定结构更简单,上述上混气连接腔体的外壁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片,上述炉头座的上端外侧壁上相应地设有插口,所述插接片上开有螺孔,上述锁定装置为旋置于所述螺孔中对炉头座实现顶紧的顶紧螺丝。
为使红外线辐射板清洁和更换方便,上述炉头体与红外线辐射板的密封连接处涂有一层耐高温不粘结的油性物质,再涂上耐高温的中性密封胶,将红外线辐射板放置上去。因此拆卸红外线辐射板时,密封胶只与辐射板粘结,与炉头体是不粘结的,所以能更高效的进行辐射板的清洁和更换。而且还能有效降低了因辐射板高温热胀冷缩开裂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本瑞,未经郑本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5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炉头
- 下一篇:多层流体节能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