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接式管道接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4727.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昌迪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13 | 分类号: | F16L37/113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荣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9 | 代理人: | 李冰;关健垣 |
地址: | 5297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驳 接驳管 固定座 旋转槽 凸缘 本实用新型 旋转卡接 快接式 固定座结构 方式设置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接式管道接驳结构,包括接驳管和接驳固定座,所述接驳固定座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接驳旋转槽,接驳管的外缘设有接驳凸缘,接驳凸缘通过旋转卡接在接驳旋转槽内,使接驳管与接驳固定座相互接驳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接驳管的接驳凸缘通过旋转卡接方式设置在接驳旋转槽内,使接驳管与接驳固定座相互接驳在一起,实现多条接驳管之间的连续接驳连通,接驳固定座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管道的接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接式管道接驳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6694709U公开了一种弹片压卡式自动连接头,包括:内管,在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环形的凸起,在所述凸起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从所述延伸部的外侧端设有至少一向所述限位空间延伸的卡片;两条流体管,两条所述流体管分别套设于所述内管的一端外,从每条所述流体管靠近所述凸起的一端分别设有环形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入到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卡片将所述限位部压紧在所述凸起的侧面上,其能快速、稳定对接两条需要对接的流体管,使对接完成的两条流体管处在稳定、密闭的状态。
其能够实现两条管道的相互接驳,但是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接式管道接驳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实现管道的接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接式管道接驳结构,包括接驳管和接驳固定座,所述接驳固定座的一端或两端设有接驳旋转槽,接驳管的外缘设有接驳凸缘,接驳凸缘通过旋转卡接在接驳旋转槽内,使接驳管与接驳固定座相互接驳在一起。
所述接驳固定座设有用于接驳管穿进的通孔,通孔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接驳凸缘穿入接驳旋转槽旋转首端的导向槽,接驳凸缘沿接驳旋转槽的旋转首端至旋转尾端旋转、旋转至旋转尾端时两者相互卡接。
所述接驳旋转槽的旋转末端设有与接驳凸缘紧压的凸块。
所述接驳旋转槽设有可拆卸的止位块,所述接驳凸缘旋转至接驳旋转槽的旋转尾端时,止位块可插入接驳旋转槽内。
所述接驳固定座外表面设有扁位或外六角卡位。
所述接驳固定座内设有伸出其两端的防漏管,所述接驳管与接驳固定座相互接驳在一起时,防漏管伸入接驳管内,所述防漏管的管身上环设有若干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接驳管的接驳凸缘通过旋转卡接方式设置在接驳旋转槽内,使接驳管与接驳固定座相互接驳在一起,实现多条接驳管之间的连续接驳连通,接驳固定座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管道的接驳。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预埋管道的接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3为图2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昌迪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昌迪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4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信号诊断系统的快速母插接器
- 下一篇:一种冷却管路快速接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