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装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3849.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横臂 夹臂 治具 本实用新型 线圈组装 容纳腔 连线 下盖 显微镜 固定感应线圈 定位精准度 安装治具 固定设置 互相垂直 作业方式 良品率 目视 倒U形 夹紧 限位 销孔 组立 底座 疲劳 贯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组装治具,用于同时固定感应线圈和下盖,包括底座、载块和二夹臂,载块为倒U形形状,包括横臂和分别固定设置在横臂两端的二凸起,凸起上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销孔,二凸起之间为容纳腔,二夹臂分别设置在横臂的两侧,且二夹臂的连线与二凸起的连线互相垂直,以对置于容纳腔的下盖进行夹紧而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使用线组立安装治具,人员在作业时,产品通过治具精度来定位,无需在通过显微镜来目视定位,因此改善了不同的人作业方式不一样导致的良品率不高的问题,定位精准度也可以保证在5微米之内,且人员无需紧盯显微镜小心翼翼作业,大大降低了疲劳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对焦摄像头生产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现使用最为广泛的自动对焦摄像头为音圈马达调节式,音圈马达简称VCM,它主要有线圈,磁铁组和弹片构成,线圈通过上下两个弹片固定在磁铁组内,音圈马达的的活动可调部包括一作为镜头固定架的载体,载体的内圈用于安装镜头,其外圈固定接著有线圈,线圈通电后可带动载体一起移动进而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当断电时,线圈在弹片弹力下返回。为保证对焦效果,线圈轴线与载体内圈的轴线同轴设置,且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线组立站别是整个手机摄像头生产行业中最核心站别,要求组装精度高,需要将摄像头中的感应线圈安装在下盖上,安装精度需要在5微米之内,现有的作业方式均为人工在20倍显微镜下,因此作业效率慢,且不同人、不同的工法及作业熟练度,对作业后的产品品质影响都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线组立站别组装精度低,且工作效率不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圈组装治具,用于同时固定感应线圈和下盖,包括底座、载块和二夹臂,载块为倒U形形状,包括横臂和分别固定设置在横臂两端的二凸起,凸起上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一销孔,二凸起之间为容纳腔,二夹臂分别设置在横臂的两侧,且二夹臂的连线与二凸起的连线互相垂直,以对置于容纳腔的下盖进行夹紧而限位;底座上承载面与容纳腔位置相对处设置有定位柱、以及在对应第一销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销孔,感应线圈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柱插入配合,以让感应线圈被定位在底座承载面上,销杆同时穿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以对置于底座承载面上的载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夹臂包括连接块、夹头和按压头,夹头和按压头分别与连接块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块可转动设置在横臂侧端面上,且连接块与横臂侧端面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以在按压二连接块上的按压头时,能调节二夹头之间的间距以供下盖置于其中,且在放开按压头时,复位弹簧作用下夹头复位而将下盖夹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用于将载块紧压于底座上承载面。
更进一步的,压紧装置包括压杆、压板、压簧、按压块和紧固件,载块上开设有第一中心通孔、下盖上开设有第二中心通孔、感应线圈上开设有第三中心通孔、底座上开设有第四中心通孔,压板和按压块均设置于压杆的同一端,按压块固定设置在相对外侧,压板套设在相对内侧,压簧一端作用于压板,另一端作用于按压块,压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中心通孔、第二中心通孔、第三中心通孔和第四中心通孔,紧固件用于将压杆的另一端限位于底座上,此时压板抵触载块而将其紧压于底座上承载面。
更进一步的,紧固件为一杆件,压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杆件配合的穿孔,通过杆件穿过穿孔,而将压杆限位于底座上。
更进一步的,第一中心通孔和第四中心通孔为形状大小一致的葫芦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3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