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切断复合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63468.6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涵;陈源;马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特自控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5/06;F16K5/08;F16K1/48;F16K47/08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道 阀座 复合阀 本实用新型 流量功能 密封配合 切断功能 升降控制 依次设置 圆柱密封 阀体沿 杆驱动 流体 阀杆 阀体 内周 伸入 同轴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切断复合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流道,阀体沿流体方向依次设置有具有调节流道流量功能的调节部分及具有切断流道功能的切断部分,调节部分包括调节阀杆、调节阀芯及调节阀座,调节阀杆驱动调节阀芯升降控制流道流量,调节阀座设置于流道内,并呈与阀杆同轴的环形,调节阀芯伸入阀座并与阀座内周密封配合的圆柱密封部。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调节及切断功能、降低零件总量、提高调节精度的调节切断复合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切断复合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切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包括阀体、阀杆及阀芯,阀体内设置有流道,阀杆控制阀芯动作实现流道的切断或流通,传统的阀门仅具有一种功能(切断、止回或调节),当需要其中两种功能时,需要在管路依次安装两种阀门,不仅逐个安装的安装步骤较复杂,而且各阀门的零件总量较大,易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此外,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同心度较难控制,调节精度及稳定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调节及切断功能、降低零件总量、提高调节精度的调节切断复合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沿流体方向依次设置有具有调节流道流量功能的调节部分及具有切断流道功能的切断部分,所述的调节部分包括调节阀杆、调节阀芯及调节阀座,所述的调节阀杆驱动调节阀芯升降控制流道流量,所述的调节阀座设置于流道内并与调节阀芯密封配合,所述的调节阀座呈与阀杆同轴的环形状,所述的调节阀芯伸入阀座并与阀座内周形状相适配的导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部分及切断部分安装于同一阀体,两者功能进行集成,使阀门同时具有调节及切断功能,由于调节部分及切断部分共用同一阀体,减少了零件总量,也降低了出现问题的概率,此外,在调节阀芯上设置伸入阀座并与阀座内周形状相适配的导向部,同心度更高,调节更稳定,即提高了调节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阀杆与调节阀芯呈一体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节阀杆与调节阀芯一体加工,使两者的同心度更高,从而进一步提高调节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与调节阀杆对应设置有安装调节阀杆的阀杆安装口及封闭该阀杆安装口的阀盖,所述的阀盖一体设置有伸入阀杆安装口、内周与调节阀杆外周轴向滑移配合的阀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阀笼与阀盖一体设置,一方面减少零件数量,减少泄漏点,提高密封性,提高安装便捷性,另一方面,提高阀笼与阀杆的同心度,强化阀笼对阀杆的导向功能,也增加了阀笼自身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笼为迷宫型阀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应用于高压差的使用环境时,选用迷宫型阀笼,最高可实现64级降压,可将30Mpa压力降至0Mpa。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切断部分包括球阀阀杆、球体及浮动式阀座,所述的球阀阀杆驱动球体转动控制流道的切断与联通,所述的浮动式阀座安装于流道并与球体密封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球阀作为切断部分,从而实现0泄漏密封,提高整阀密封性能,而球阀阀座选用浮动式阀座,密封效果好,压力越高密封性能越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位于调节部分与切断部分之间设置有与流道联通的排污管道,所述的排污管道可拆卸设置有控制排污管道与外界联通或切断的针型阀,所述的排污管道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螺纹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特自控阀门有限公司,未经高特自控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3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