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3420.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1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江;石云龙;赵子云;邱孝扬;张清良;赵麟;郑方;韦政;周烨;尚丽;穆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江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F16H5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组件 伺服驱动组件 传感器组件 支撑组件 动力传动装置 骨骼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仿生结构 辅助用户 负重载荷 信号反馈 应用场景 用户腿部 组合安装 传动 贴合 穿戴 驱动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该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伺服驱动组件、控制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伺服驱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组合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电性连接。通过所述传感器组件将感应到的用户腿部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伺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运动,辅助用户行走,通过所述支撑组件的仿生结构设计,贴合穿戴在用户身上,可以有效为用户的负重载荷行走提供动力,其传动响应速度快,负载大,在各个应用场景下均有较佳的适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辅助机械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对于机械骨骼的应用上也有了长足发展。对于正常人来说,行走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然而,对于许多有腿部隐患的人来说,行走是一种负担,因此,为了帮助这些人实现正常行走,研究者通常可以借助机械骨骼的技术来辅助这些人的身体的正常运动。同时,在一些场景下,人也可以借助机械骨骼来辅助负重行走。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机械骨骼其动力传动为液压传动或伺服电机直接传动,而液压传动信号到动力输出有延迟情况发生,伺服电机直接传动存在动能不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解决现有的机械骨骼动力传动存在的延迟、动能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所述机械骨骼动力传动装置穿戴在用户身上,用于辅助用户行走,包括:支撑组件、伺服驱动组件、控制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伺服驱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组合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伺服驱动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为可调的物理结构支撑,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感应用户的身体变化,所述控制组件调整所述支撑组件以适应用户的穿戴需求,同时根据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感应信息控制所述伺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运动,辅助用户行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基板、腰部支架、第一关节结构、上端支架、第二关节结构、下端支架、第三关节结构以及底部支架,所述支撑基板设置在所述腰部支架一侧,所述腰部支架、第一关节结构、上端支架、第二关节结构、下端支架、第三关节结构以及底部支架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关节结构、第二关节结构以及第三关节结构配合使所述腰部支架、上端支架、下端支架以及底部支架之间可以相对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支架以及下端支架为钛合金材质,所述支撑基板、腰部支架、第一关节结构、第二关节结构、第三关节结构以及底部支架为铝合金或钢材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驱动组件包括调节伺服电动缸、外摆伺服电动缸、上端伺服电动缸以及下端伺服电动缸;所述调节伺服电动缸安装在所述腰部支架以及所述上端支架之间,所述外摆伺服电动缸安装在所述腰部支架外侧,所述上端伺服电动缸安装在所述上端支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关节组件以及第二关节组件连接,所述下端伺服电动缸安装在所述下端支架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关节组件以及第三关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伺服电动缸、外摆伺服电动缸、上端伺服电动缸以及下端伺服电动缸分别受所述控制组件控制以分别调整所述支撑组件的各个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功能调节杆以及中央处理器,所述功能调节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基板上,所述中央处理器安装在所述腰部支架上;所述功能调节杆受用户控制,并根据用户的操作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功能调节杆的控制信号以及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感应信息进行识别处理,并向所述伺服驱动组件发送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伺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江,未经王庆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3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体式工业机器人活动升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