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1800.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燕;蔡云峰;李秋丽;张荷明;张金风;林凯文;黄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隽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掬泉路3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釜本体 搅拌轴 釜盖 高效反应釜 搅拌装置 引流罩 自由端 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 反应釜支架 电机固定 反应进程 釜盖内壁 化学领域 化学实验 化学物质 混合反应 内部延伸 实验环境 旋转空隙 反应器 出料口 反应釜 进料口 电机 合成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领域中化学物质合成的反应器,主要涉及一种高效反应釜。包括釜本体、与釜本体相配合的釜盖、连接于釜盖上的搅拌装置、支撑釜本体的反应釜支架,釜盖上设有进料口,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固定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顶部、中部和自由端,搅拌轴中部及自由端均设有螺旋桨,釜盖内壁上设有向釜本体内部延伸的引流罩,引流罩与螺旋桨之间设有旋转空隙。在反应过程中能充分的混合反应料,加快反应进程,并能为反应提供适宜的环境,能适用不同的实验环境。该反应釜主要用于化学实验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领域中化学物质合成的反应器,主要涉及一种高效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合成化学物质的反应器。被广泛的应用于材料、能源、环境工程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实验中,是当今高校、科研单位、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合成反应常用的小型反应器,制作的材料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实验环境,采用的制作材料不同,主要制作材料有玻璃,熟料以及不锈钢制等。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通过釜盖上的进料口向反应釜中添加反应料,反应料的种类至少在两种以上,由于投放次序的问题,反应料会形成面接触,反应只在接触面上接触面进行反应,由于不能充分接触,因此会导致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长,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620374316.1于2016年11月23日公开了一种内外调节温度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夹套、搅拌器和反应釜支架,反应釜本体设置在反应釜支架上;反应釜本体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反应釜进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设有一个反应釜出料口;反应釜夹套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外侧;反应釜夹套与反应釜本体之间形成外置热交换腔体;反应釜夹套的下端设有反应釜夹套进水口;反应釜夹套的上端设有反应釜夹套出水口;搅拌器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中心线上;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电机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搅拌轴与电机连接;搅拌桨设置在搅拌轴上;搅拌轴沿其中心线设有搅拌轴通孔;反应釜本体底部与搅拌轴接触的位置设有搅拌器进水口;反应釜本体上部与搅拌轴接触的位置设有搅拌器出水口;搅拌器进水口和搅拌器出水口均与搅拌轴通孔连通;搅拌桨为扇形叶片结构;搅拌桨与搅拌轴焊接连接。通过设置在釜本体顶部的电机来解决反应料堆叠的问题。
虽然上述方案解决反应料堆叠的问题,但在搅拌桨搅拌混匀效果不佳,由于搅拌桨采用扇形叶片结构,不会形成环流,只能搅拌到搅拌桨接触到的反应料。依旧会出现大块的反应料不能分离的问题,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提高生产效率,依旧没有解决实质的技术问题。上述方案在设计时在反应釜外侧设置反应釜夹套,夹套中主要通过水流的流动带走其中产生的热量,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会产生热量,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中进行,此时该反应釜就不能适用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满足在进行化学反应时,能充分的搅拌反应料,提供适宜的反应环境,防止出现反应料结块的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反应釜,包括釜本体、与所述釜本体相配合的釜盖、连接于所述釜盖上的搅拌装置、支撑所述釜本体的反应釜支架,釜盖上设有进料口,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固定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分为顶部、中部以及自由端,搅拌轴中部及自由端均设有螺旋桨,釜盖内壁上设有向釜本体内部延伸的引流罩,引流罩与螺旋桨之间设有旋转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隽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隽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1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