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1439.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冲;蒋春先;冉路遥;李庆;黄源;许恺凡;朱勇;柳明刚;毛敏;周贵平;杨群芳;王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槽口 盘体 本实用新型 稻飞虱 田间 调查 装置技术领域 盘体下部 上端开口 一端设置 上端面 体内部 网格线 轻便 侧壁 毛刷 昆虫 工作量 把手 体内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田间昆虫调查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包括底盘和上端开口的盘体,所述盘体下部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盘体内外的槽口,底盘穿过所述槽口设置于盘体的下部,且底盘位于盘体槽口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底盘的上端面均匀的设置有网格线;所述盘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毛刷。本实用新型操作性强,更加轻便,减少了清理时的工作量和能够更加快速地对大量虫情进行调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田间昆虫调查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而危害我国及东南亚等各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稻飞虱田间调查方法主要采用盘拍法、目测法和粘虫板法,其中田间实际生产主要采用盘拍法。盘拍法以白搪瓷盘作为载体,在调查时以清水湿润盘内壁,通过快速拍击稻株中、下部,连拍三次,计数落入盘中各类稻飞虱不同翅型成虫及低龄和高龄若虫数量。盘拍法是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的稻飞虱田间调查方法,也是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广的调查方法。
目前对于稻飞虱田间调查装置主要采用传统白搪瓷盘进行,但传统白搪瓷盘较为厚重,一方面不方便携带与操作,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清洗白搪瓷盘上的稻飞虱与杂物,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尚未见盘拍法同类型专利,但夏理定等在传统白搪瓷盘基础上提出使用双盘法进行稻飞虱田间发生情况的调查。将白铁皮砸成半圆形接虫盘,在直径一侧留有圆柱形凹槽,盘底钻一小做排水用。双盘法通过两个半圆形调查盘同时使用,利用两个半圆形调查盘中间的圆柱形凹槽将稻株固定在中间,然后拍落稻株上的稻飞虱,通过计数落入盘中各类稻飞虱不同翅型成虫及低龄和高龄若虫数量对田间稻飞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盘底的小孔可将盘中的水排出。双盘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稻飞虱调查对稻株的损害,但每次使用之后仍然需要单独对盘底进行清理,统计时的工作量较大,比较耗费时间,而且白铁皮材料使用寿命短且易产生锈迹,产生锈迹之后会严重影响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强,减少了清理时的工作量和能够更加快速的对大量虫情进行调查的稻飞虱田间调查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包括底盘和上端开口的盘体,所述盘体下部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盘体内外的槽口,底盘穿过所述槽口设置于盘体的下部,且底盘位于盘体槽口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所述底盘的上端面均匀的设置有网格线;所述盘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毛刷。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毛刷设置于槽口所在盘体一侧的内壁边缘。
毛刷设置于槽口所在盘体一侧的内壁边缘,方便携带,也不会影响稻飞虱落入盘体内。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盘体和底盘均由HDPE材料制成。
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成本低廉,材质轻盈,能够长期使用,节约了使用成本。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盘体为长方体结构,且盘体的长度为40-50cm,盘体的宽度为30-36cm。适当的长和宽,适用于大部分田间使用,也便于在底盘的上端面分区统计。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盘体的高度为4-8cm。适当的高度,便于收集多数的稻飞虱,确保不会因为太低而影响统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1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