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0972.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渝红;周旭;郑智伟;姜雨孜;谭鸿哲;郑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座 弹性元件 安装座 按压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从动件 限位件 主动件 传感器 空腔 弹性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传感器座、安装座、主动件、第一弹性元件、从动件、第二弹性元件和限位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感器座、弹性组件、主动件、从动件、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以及限位件形成push‑push机构,实现第一次按压,将传感器座安装到安装座的空腔中,第二次按压,传感器座自动从安装座的空腔中弹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现有的智能家居中的传感器通常采用直接插入的方式将传感器安装到智能家居内,通过侧面挤压式的小开关来防止传感器脱落,这种传感器拔出时就需要按压小开关并施加使传感器和接口分开的力来使传感器拔出,由于小开关较小,难以按压,同时为了拔出传感器需要施加两个方向的力,因此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感器座、弹性组件、主动件、从动件、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以及限位件形成push-push机构,实现第一次按压,将传感器座安装到安装座的空腔中,第二次按压,传感器座自动从安装座的空腔中弹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
传感器座,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安装座,具有容纳所述传感器座的空腔;空腔的底部设有驱动所述传感器座离开所述空腔的弹性组件,空腔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凹槽;
主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内,该主动件上设有轨迹槽,传感器座从上向下移动驱动所述主动件朝远离空腔的方向转动;
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主动件与凹槽之间,该第一弹性元件驱动所述主动件朝靠近空腔的方向转动;
从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主动件的驱动下,所述从动件朝远离空腔的方向转动并解锁所述传感器座;
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从动件与凹槽之间;在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驱动下,所述从动件朝靠近空腔的方向转动并锁住所述传感器座;
限位件,一端阻尼转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内,另一端设置在轨迹槽内并跟随主动件的转动在所述轨迹槽内单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件上设有心形槽;心形槽的心尖远离空腔设置;心形槽内设有心形凸块;心形凸块远离心形槽的心尖的表面向靠近心形槽的心尖方向凹陷;心形槽与心形凸块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轨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底座和第三弹性元件;底座设置在传感器座的底部;第三弹性元件设置在底座与空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座靠近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从动件上对应所述卡槽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的顶面为第一配合面;第一配合面的顶端到从动件的距离小于第一配合面的底端到从动件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配合面;第二配合面的顶端到凹槽的距离小于第二配合面的底端到凹槽的距离;主动件靠近空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块的顶面为第三配合面;第三配合面的顶端到主动件的距离小于第三配合面的底端到主动件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件靠近空腔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顶面为第三配合面;第三配合面的顶端到主动件的距离小于第三配合面的底端到主动件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圆柱螺旋扭转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圆柱螺旋扭转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0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三轴测试转台
- 下一篇:一种充油扩散硅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