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0869.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抓钩 轨道基础结构 管桩 固化层 轨道延伸方向 安装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 承载能力 轨道基础 浆料固化 抗压能力 使用寿命 倒置 轨道梁 插设 均布 抗拔 嵌设 竖向 填充 地表 铺设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基础结构,其包括:管桩,竖向插设于地表且其顶部均匀配置有若干倒置的第一抓钩;支撑板,其水平放置且位于所述管桩的正上方;第一固化层,由填充于所述管桩顶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浆料固化形成;以及轨道梁,沿轨道延伸方向铺设且其底部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支撑板底部均布有若干第二抓钩,且所述第一抓钩和所述第二抓钩均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化层中。此种轨道基础结构提高了整个轨道基础的抗拔和抗压能力,从而提高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轨道施工作业来讲,桩基施工都是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桩基施工作业过程中通常难以保证各桩身高度齐平。并且,由于轨道项目通常需要数月或数年时间,针对冻土、松软厚土层等地质情况复杂的桩基施工区域,即使将各桩身施工到大致同一高度,各管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为了保证轨面的平顺性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必须要尽可能减小桩基的沉降幅度。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455724 U)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厚软土地区路基轨道的一体化结构,其至少包括轨枕嵌入式支撑板,所述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上端面嵌设有二并行的预制轨枕块,所述预制轨枕块上设置有轨道结构用钢轨及扣件;所述轨枕嵌入式支撑板内设置有用于连接二所述预制轨枕块的防迷流钢筋,所述轨枕嵌入式支撑板内还设置有板用钢筋;所述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中部的下部间隔设置有跨中支撑梁,所述跨中支撑梁下方的软土区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跨中支撑梁的跨中预制桩;所述轨枕嵌入式支撑板的端部的下部设置有跨端支撑梁,所述跨端支撑梁下部的软土区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跨端支撑梁的跨端预制桩;所述跨中支撑梁和所述跨端支撑梁内分别设置有跨中梁用钢筋和跨端梁用钢筋;所述跨中梁用钢筋与所述板用钢筋交错设置。
上述的路基轨道的一体化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够减小地基沉降,但是,上述的路基轨道的一体化结构只在预制桩和支撑梁之间施工了素砼垫层,这就致使预制桩和支撑梁之间缺乏足够的连接强度,因而造成整个路基轨道的抗拔和抗压能力不甚理想。另外,这种路基轨道的一体化结构还存在施工量大、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缺陷,不利于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基础结构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基础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包括:
管桩,竖向插设于地表且其顶部均匀配置有若干倒置的第一抓钩;
支撑板,其水平放置且位于所述管桩的正上方;
第一固化层,由填充于所述管桩顶部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浆料固化形成;以及
轨道梁,沿轨道延伸方向铺设且其底部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其中,所述支撑板底部均布有若干第二抓钩,且所述第一抓钩和所述第二抓钩均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化层中。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基础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抓钩的钩部和第二抓钩的钩部相对。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基础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底部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焊接固定或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基础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还包括由浆料固化形成的第二固化层;
所述第二固化层包覆所述底部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顶部的连接区域。
进一步的,上述的轨道基础结构中,还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底部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焊接固定;
所述第二固化层的顶部高于所述底部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的焊接部位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0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用连接结构件
- 下一篇:铁路道岔及其滑床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