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板装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60857.3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瑞;陈军;单晓斌;刘付轶;黄培;盛六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J43/06 | 分类号: | H01J43/06;H01R4/4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通道板 压紧力 电极 绝缘子 压紧弹簧 本实用新型 底座盖板 装夹装置 底座 多层电极 高压打火 压紧固定 电极板 固定的 收集极 叠压 两层 压碎 焊接 | ||
1.一种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微通道板底座、依次叠压安装在微通道板底座内的底环电极、第一微通道板、中环电极、第二微通道板、上环电极、上绝缘子、收集极、顶绝缘子、压紧弹簧和底座盖板;
微通道板底座中间开有圆通孔,底环电极、中环电极、上环电极、上绝缘子为圆环结构且均具有突出部,收集极、顶绝缘子为圆盘结构且均具有突出部,圆环结构和圆盘结构的直径都与第一微通道板和第二微通道板的直径相同且小于圆通孔的直径,且依次叠加放置在圆通孔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夹持第一微通道板和第二微通道板,底环电极与中环电极之间夹有第一微通道板,中环电极与上环电极之间夹有第二微通道板,以对第一微通道板和第二微通道板的表面加载电压,压紧弹簧放置在底座盖板与顶绝缘子之间,顶绝缘子叠压在收集极上,底座盖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微通道板底座上,底座盖板与顶绝缘子开有凹槽,压紧弹簧卡在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板底座中心开有通孔,所述底环电极、第一微通道板、中环电极、第二微通道板、上环电极、上绝缘子、收集极、顶绝缘子依次叠加放置在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板底座内边缘四周开有侧通孔,所述底环电极、中环电极、上环电极、上绝缘子、收集极、顶绝缘子的突出部依次插入侧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环电极、中环电极、上环电极的电极片为环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盖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微通道板底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盖板与顶绝缘子开有凹槽,所述压紧弹簧卡在凹槽中,防止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盖板与顶绝缘子的距离为L,压紧弹簧的自然长度为H,压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压紧弹簧处于受压的状态,压紧力F=k*(H-L)。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环电极、中环电极、上环电极的电极片为铜或不锈钢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集极用来接收经微通道板放大过后的电子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板装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通道板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08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等离子刻蚀夹具
 - 下一篇:质谱仪及其光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