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60845.0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2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妍;陶金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1D49/00 | 分类号: | B61D4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残疾人座椅 城轨 底座 车厢 气杆 气体管道 出气管 放气口 气囊 卡槽 空槽 弯腰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上表面 打气筒 进气管 下底面 延伸 侧边 弹块 连通 全程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现有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弯腰,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下部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自底座下底面延伸至底座上表面,所述空槽内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上方放置弹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杆,所述气杆内设置有气体管道和打气筒,所述气体管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杆侧边面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所述放气口连通出气管并延伸至气杆外部,使用全程不需弯腰,可独立完成,在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残疾人在出行中轮椅需要搭载在车辆上,为此人们设计了多种能运载轮椅的车辆以及多种固定轮椅的方案,其主要是避免在车辆行驶中轮椅对乘客和车辆造成损伤及造成轮椅的损坏
近年来,为了节省轮椅搭乘者换乘到汽车座椅上所需的劳力和时间,具有在搭乘者坐在轮椅上的状态下将轮椅一起搭载到后方空间上的设备的汽车逐渐普及。在搭载这种轮椅时,由于仅利用轮椅上所具有的制动器则搭载不稳定,因此,需要在汽车的后方空间设置用于固定轮椅的装置。
现有的轮椅固定装置,通常在车厢内靠近后车门部分的车厢地面固定安装一套可自动调节、自动收紧的安全限位系统,该限位系统的每个限位器均位于车厢内底面上,在使用时需要弯腰,因此残疾人只有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通过该限位系统来对轮椅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解决使用轮椅固定装置过程中需要弯腰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城轨车厢用残疾人座椅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下部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自底座下底面延伸至底座上表面,所述空槽内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上方放置弹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杆,所述气杆内设置有气体管道和打气筒,所述气体管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气杆侧边面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所述放气口连通出气管并延伸至气杆外部,气囊与气体管道端部密封,所述进气管与气囊连接处设置有只允许空气进入气囊的气门,出气管与气囊连接处为只允许空气从气囊出去的气门,气囊上气门所开方向不同,打气筒向气囊打气时放气口关闭,弹块在气囊充气或泄气状态下起落。
更进一步,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转盘,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垫脚,所述垫脚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垫脚高度与转盘在底座外部高度一致,转盘固定在车厢内,并通过螺钉保持与底座的连接,垫脚对底座起到支撑作用,减小转盘所承重的压力。
更进一步,所述底座远离气杆的一侧设置有斜板,所述底座高度为3~5cm,所述斜板与地面形成10°~15°的倾斜角,采用倾角较小的坡度来保证轮椅在进入该固定装置过程中的平稳。
更进一步,所述气杆高度为40~60cm,所述气杆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打气筒的手柄镶嵌在盖板内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与盖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上下提拉提手便可对气囊进行打气。
更进一步,所述气囊包括内气囊和外气囊,所述内气囊采用丁基胶制成,所述外气囊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所述放气口外部设置有堵筛,所述堵筛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堵筛为圆台状,所述放气口上设置有第一系环,所述堵筛端部设置有第二系环,所述第一系环与第二系环之间通过塑料带连接,堵筛始终与放气口相连,避免堵筛遗失影响固定装置的正常使用。
更进一步,所述底座两侧设置有扶手,各所述扶手呈倒U 形,各所述扶手通过螺丝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各所述扶手靠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槽口,各所述扶手内设置有安全带,各所述安全带端部为挂钩,各所述挂钩位于扶手外部,所述安全带收放在扶手中,自动收缩,长度可调,对固定装置起到加强作用,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晃动对轮椅的影响,保证使用者平稳、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0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