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回路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59735.2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8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雅楠;梁惊涛;陈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毛细结构 液体管路 冷凝器 低温回路热管 吸液芯 本实用新型 绝热 过渡结构 液态工质 连通 进气口 持续提供 额外功耗 接触区域 毛细作用 气体出口 气体管路 热控设备 稳定运行 液体工质 重力辅助 出液口 进液口 液体管 减小 漏热 烧干 伸入 轴向 保证 | ||
1.一种低温回路热管,包括蒸发器以及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通过液体管路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凝器、所述液体管路、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气体管路依次连通形成回路,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液体管路内设置有第一毛细结构,于所述蒸发器内设置有吸液芯,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一端伸入所述冷凝器内,另一端与所述吸液芯连接,且于所述液体管路上罩设有绝热过渡结构,所述绝热过渡结构一端与所述液体管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蒸发器,且所述绝热过渡结构的内壁与所述液体管路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的毛细尺度不小于所述吸液芯的毛细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金属丝、粉末、纤维、泡沫金属、网状或者束状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吸液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所述吸液芯连接,所述吸液芯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槽道,所述槽道连通所述气体管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为杯状结构,且所述吸液芯靠近所述液体管路的一侧为开口,靠近所述气体管路的一侧封闭,液体管道沿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吸液芯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具有与被冷却器件耦合的至少一个平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吸液芯和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毛细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库,所述气库与所述气体管路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全部或者部分占据所述液体管路的轴截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回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管路与所述气体管路为金属薄壁管、金属软管或波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97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通道阵列辅助驱动的回路热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毛细结构的超薄热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