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态演示心脏膜瓣开闭的血液循环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8847.6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权苑;武星君;杨红萍;王小庆;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佐丽芬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模型 主动脉血管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开闭 本实用新型 肺动脉血管 动态演示 静脉血管 右心房 心脏 附架 膜瓣 单向导通阀 肺静脉血管 操作按键 肺动脉瓣 血液循环 运行稳定 上肢 蠕动泵 三尖瓣 三通阀 收缩期 舒张期 肺部 下肢 动脉 分段 器官 演示 环节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态演示心脏膜瓣开闭的血液循环模型,包括模型附架,模型附架上设置有操作按键、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以及各动脉、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左心室与主动脉血管之间设置有蠕动泵,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主动脉血管的出口以及右心室与肺动脉血管之间均设置有单向导通阀;主动脉血管通过三通阀分别经上肢及头部毛细血管、下肢各器官的毛细血管、主静脉血管、肺动脉血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血管连接左心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能够分段独立地控制每一个血液循环环节,并且能够演示出心脏在收缩期与舒张期时二、三尖瓣和主、肺动脉瓣开闭的变化情况的血液循环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演示心脏膜瓣开闭的血液循环模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能够显示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血液流动方向,但是不能动态地显示出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在收缩期与舒张期时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闭的变化情况,而这一知识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很容易混淆。并且现有的模型需要人为挤压气囊来驱动液体流动,不能单独分段控制每一个循环环节,如果操作不好,血液会出现混流,反而使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更困难。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能够分段独立地控制每一个血液循环环节,并且能够形象逼真地演示心脏在收缩期与舒张期时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闭的变化情况,便于老师讲解,易于学生理解的血液循环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运行稳定,能够分段独立地控制每一个血液循环环节,并且能够形象逼真地演示心脏在收缩期与舒张期时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闭的变化情况,便于老师讲解,易于学生理解的血液循环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模型附架,模型附架上设置有操作按键、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血管、主静脉血管、肺动脉血管、肺静脉血管、肺部毛细血管、上肢及头部毛细血管和下肢及各器官的毛细血管,其中:左心室与主动脉血管之间设置有蠕动泵,蠕动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左心室,出口连接主动脉血管,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主动脉血管的出口以及右心室与肺动脉血管之间均设置有单向导通阀;主动脉血管通过三通阀连接两个分支管,各个分支管分别通过三通阀连接上肢及头部毛细血管以及下肢及各器官的毛细血管;肺动脉血管通过三通阀连接肺部毛细血管后再由肺静脉血管连接左心房。
进一步地,单向导通阀包括阀壳、导流管、阀瓣、弹簧、销轴和固定座,导流管设置在阀壳的中上部,导流管上端与进液口连接,阀壳的下端敞口并与出液口连接,固定座设置在阀壳的一侧,销轴穿装在固定座的两侧板上,阀瓣设置在导流管的下端,阀瓣的一侧通过套管安装在销轴上,弹簧设置在固定座的底板上,弹簧的上端与阀瓣的底面连接。
进一步地,弹簧采用锥形弹簧。
进一步地,动脉血管、静脉血管以及毛细血管均用卡子固定在模型附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向导通阀来模拟人体心脏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开闭情况,通过蠕动泵抽取左心室的血液供给全身的血液循环;并且通过关闭或调节三通阀能够控制每个环节的血液循环,使各个环节的血液流通情况以及参与该环节所有的组织器官名称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老师讲解,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用该模型时,只需要老师控制操作按键就可以实现,操作方便,运行平稳,避免了人为挤压气囊操作不规范而出现血液混流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向导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8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的阻生牙教学模型
- 下一篇:一种晶状体和瞳孔可调的眼球教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