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水机出水装置及臭氧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8534.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艳;莫树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橘井舒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15/02;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水 臭氧水机 出水装置 出水端 定型管 耐臭氧 通孔 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 出水管道 出水部 壳体 定向输出 螺纹连接 输出 导通 连通 制备 收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水机出水装置及臭氧水机。所述臭氧水机出水装置包括用于收容臭氧水制备机构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臭氧水出水端及与所述臭氧水出水端连通用于输出臭氧水的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包括与所述臭氧水出水端固定连接的且具第一通孔的固定部、用于输出臭氧水的耐臭氧定型管、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耐臭氧定型管且具第二通孔的连接部及与所述耐臭氧定型管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固定连接的出水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臭氧水出水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耐臭氧定型管和所述出水部相互导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水机出水装置能够定向输出臭氧水,使用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除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水机出水装置及采用该臭氧水机出水装置的臭氧水机。
背景技术
臭氧是1840年以后逐渐被人们认识的。臭氧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由于它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所以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降解水中多种杂质,杀灭多种致病菌、霉菌、病毒、杀死诸如饰贝科软体动物幼虫(达98%)及水生物剑水蚤、寡毛环节动物、水蚤轮虫等,因而早在1886年在法国就进行了臭氧杀菌试验。臭氧水处理之所以在世界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不只是由于其有效地去杂质与杀菌能力,而且在经它处理后在水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残毒),多余的臭氧也会较快分解为氧气,而不似氯剂在水中形成氯氨、氯信等致癌物质,因而被世界公认为最安全的消毒剂。同时臭氧具有广谱杀菌和除异味效果,且残留物为无毒的单键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尤其是当环境具有一定湿度时,杀菌消毒除异味效果更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食品加工、医疗卫生、化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基于上述原理,人们发明了家用臭氧水机,通过臭氧水机生成臭氧水直接进行杀菌、消毒和蔬果清洗。相关技术的家用臭氧水机一般安装在厨房,而现有技术的厨房用水龙头主要是将水输出至水槽,而由于臭氧水的使用更广泛,臭氧水不仅仅在厨房使用,还需要用于输出至其他盛水容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臭氧水出水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定向输出臭氧水且使用方便的臭氧水机出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水机出水装置,包括用于收容臭氧水制备机构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臭氧水出水端及与所述臭氧水出水端连通用于输出臭氧水的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包括与所述臭氧水出水端固定连接的且具第一通孔的固定部、用于输出臭氧水的耐臭氧定型管、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耐臭氧定型管且具第二通孔的连接部及与所述耐臭氧定型管远离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的出水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臭氧水出水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耐臭氧定型管和所述出水部相互导通。
优选的,所述耐臭氧定型管包括内壁、与所述内壁相对设置的外壁及自所述外壁向所述内壁凹陷形成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定型槽。
优选的,沿所述耐臭氧定型管的延伸方向,所述定型槽的宽度为2~10mm。
优选的,所述耐臭氧定型管还包括贴设于所述内壁的耐臭氧层。
所述耐臭氧层为钛层。
优选的,所述臭氧水出水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固定部具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臭氧水机出水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去除臭氧水中的臭氧尾气的除臭氧机构,所述除臭氧机构的臭氧水出口和所述臭氧水出水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臭氧水机出水装置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一端和所述除臭氧机构的臭氧水出口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臭氧水出水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臭氧水机,所述臭氧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臭氧水机出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橘井舒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橘井舒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8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水中大量产生纳米微泡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气泡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