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及其吊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58333.0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3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C2/36;E04C2/38;E04B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 地址: | 20171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埋 蜂窝板 吊顶板 背板 蜂窝 吊顶系统 蜂窝芯材 本实用新型 无缝拼接 依次叠加 装饰效果 吊顶 节约 加工 | ||
1.一种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板背板(101)、蜂窝板面板(102)、蜂窝芯材(103)、预埋的型材(2);
蜂窝板背板(101)、蜂窝芯材(103)、蜂窝板面板(102)依次叠加设置;
预埋的型材(2)包括预埋部(901)、露出连接部(902),预埋部(901)连接露出连接部(902),其中,预埋部(901)埋设在蜂窝板背板(101)与蜂窝板面板(102)之间;
包括多个预埋的型材(2),其中,多个预埋的型材(2)包括第一预埋型材(21)、第二预埋型材(22);
第一预埋型材(21)在结构上与第二预埋型材(22)相互匹配;
第二预埋型材(22)的露出连接部(902)设置有朝下开口的搭接容纳槽(301),搭接容纳槽(301)能够容纳第一预埋型材(21)的露出连接部(902),且与第一预埋型材(21)的露出连接部(902)之间形成搭接匹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埋型材(21)的预埋部(901)包括第一预埋部(211);
第一预埋型材(21)的露出连接部(902)包括侧边部(212)、钩边部(213)、蜂窝板面板贴合部(214);
第一预埋部(211)通过横向延伸的蜂窝板面板贴合部(214)连接侧边部(212);
侧边部(212)的上部延伸出钩边部(213);
钩边部(213)的自由端与第一预埋部(211)之间形成具有空隙(215);
第一预埋部(211)部分或全部埋设至在蜂窝板背板(101)和蜂窝板面板(10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其特征在于,第二预埋型材(22)的预埋部(901)包括第二预埋部(221);
第二预埋型材(22)的露出连接部(902)包括搭边部(222);
第二预埋部(221)的上部延伸出搭边部(222);
第二预埋部(221)部分或全部埋设在蜂窝板背板(101)和蜂窝板面板(1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埋部(211)上面设置有第一凹槽(2111),第一凹槽(2111)与蜂窝板背板(101)形成搭接匹配结构;
钩边部(213)外端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隔断(2131),钩边部(213)的钩体朝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其特征在于,第二预埋型材(22)的预埋部(901)包括第二预埋部(221),第二预埋部(221)上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212),第二凹槽(2212)与蜂窝板背板(101)形成搭接匹配结构;
搭接容纳槽(301)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第二隔断(2221)、第三隔断(22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其特征在于,第二预埋型材(22)的露出连接部(902)设置有朝下开口的搭接容纳槽(301);
钩边部(213)的顶面(2132)低于或者平齐于搭接容纳槽(301)的槽底面(3011);
搭接容纳槽(301)的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第二隔断(2221)、第三隔断(2222);
钩边部(213)的长度小于第二隔断(2221)和第三隔断(2222)之间的距离。
7.一种蜂窝吊顶板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3)、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1);
预埋型材蜂窝吊顶板(1)安装于安装框架(3)上。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吊顶板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框架(3)包括主龙骨(401)、Z型龙骨(402)、吊杆(403)、螺栓螺母(404);
主龙骨(401)通过吊杆(403)连接在安装框架(3)上;Z型龙骨(402)通过螺栓螺母(404)连接在主龙骨(401)上;第一预埋型材(21)的钩边部(213)连接在Z型龙骨(402)上,相邻的第二预埋型材(22)的搭边部(222)连接在第一预埋型材(21)的钩边部(2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83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组合式木制房屋的墙体组件
- 下一篇:内设槽道的复合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