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明挖现浇筑内墙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7280.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李超;李会琴;谢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模板 顶面模板 顶升机构 可移动式 内墙模板 伸缩机构 浇筑 本实用新型 人工拆模 推车 装模 | ||
一种可移动式明挖现浇筑内墙模板,包括推车、顶面模板和两块侧面模板,在推车上安装有多个伸缩机构和多个顶升机构,各伸缩机构与顶面模板连接,各顶升机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面模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人工拆模和装模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明挖现浇筑内墙模板。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分两次浇筑,底板导墙施工完成后,需要采用模板对两侧墙和顶墙进行施工,现有模板搭建方式是采用满堂脚手架对模板进行支撑,拆模和装模均较为困难,工人劳动强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明挖现浇筑内墙模板,用于解决现有人工拆模和装模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移动式明挖现浇筑内墙模板,包括推车、顶面模板和两块侧面模板,在推车上安装有多个伸缩机构和多个顶升机构,各伸缩机构与顶面模板连接,各顶升机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面模板连接。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在推车上的底座,在底座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千斤顶,第一千斤顶通过支撑杆与顶面模板连接。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千斤顶和两个分别安装在推车两侧的铰座,在第二千斤顶上端连接有顶块,顶块两端分别通过一根第一连杆与两块侧面模板铰接,两个铰座分别通过一根第二连杆与两块侧面模板铰接。
在各块顶块内固定有滑套,各滑套外套在各根支撑杆上,相邻两个滑套之间通过一根接杆固定连接。
顶升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千斤顶,两根第二千斤顶分别设置在支撑杆两侧。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还包括两条开设在推车两侧滑槽,在两条滑槽下方均设有一个第三千斤顶,两个铰座滑动连接在两条滑槽内,铰座支撑在第三千斤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伸缩机构和顶升机构驱动顶面模板和两块侧面模板顶升,实现模板的快速装配,侧墙和顶墙施工完毕后,可以同步驱动顶面模板和两块侧面模板同步向内收缩,实现快速拆模,并且在拆模后能够与墙面形成一定空隙,进而方便推车将各块模板快速从管廊中整体移出,方便对下一个管廊的施工,降低模板安装难度,减少工人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各块模板收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推车1、顶面模板2、侧面模板3、底座4、第一千斤顶5、支撑杆6、滑套7、顶块8、铰座9、第三千斤顶10、第一连杆11、螺杆12、外侧模板13、接杆14、第二千斤顶15、第二连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3所示,一种可移动式明挖现浇筑内墙模板,包括推车1、顶面模板2和两块侧面模板3,在推车1上安装有多个伸缩机构和多个顶升机构,各伸缩机构与顶面模板2连接,各顶升机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面模板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利用推车1将顶面模板2和两块侧面模板3移动到管廊中,而后先使用各伸缩机构将顶面模板2移动到指定高度,而后通过多个顶升机构将两块侧面模板3进行顶升,完成对各块内块模板的拼接;然后在模板外围搭设脚手架,利用螺杆12将两块外侧模板13与两块侧面模板3进行连接,完成对模板的拼接;施工完毕后,可以先将两块侧面模板3向内收缩,而后在缩回顶面模板2,推车1将各块模板从管廊中整体运输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7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