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收线防雨充电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7158.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张超;宗长波;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R13/72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陈亚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线 充电器 充电柱 收线机构 防雨 充电插头 自动收线 本实用新型 充电线末端 连接控制器 充电完成 用电安全 中空腔体 控制器 折回 自充电 防潮 碾压 牵引 穿过 伸出 回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收线防雨充电柱,包括充电柱、控制器和充电器,充电柱为中空腔体,其内腔上部设有连接控制器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上设有充电线;充电柱底部设有收线机构,所述充电线自充电器向下穿过收线机构并向上折回后自充电柱上沿伸出,充电线末端对应连接有充电插头;设置收线机构,当充电完成后,放开充电插头,充电线收到收线机构向下的牵引作用自动将充电线收回,能够及时回收充电线,避免充电线拖在地面,避免碾压,防雨防潮,保证用电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收线防雨充电柱。
背景技术
随着电能源作为动力的不断发展,现在电动车数量越来越多,为满足电动车的充电需要,各家各户从家中拉扯电线,电动车随意放置,客观上导致了很多居民小区环境散乱,一些小区也提供有充电设备,但充电后无法将充电线收回,还是无法避免充电线随意拉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充电线收回的充电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动收线防雨充电柱。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收线防雨充电柱,包括充电柱、控制器和充电器,充电柱为中空腔体,其内腔上部设有连接控制器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上设有充电线;充电柱底部设有收线机构,所述充电线自充电器向下穿过收线机构并向上折回后自充电柱上沿伸出,充电线末端对应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收线机构包括通过连接环或者滑轮装配在充电线上的弹簧或重块,所述弹簧上端通过连接环或者滑轮连接充电线,下端固连充电柱底部;充电柱上端设有防雨帽,充电柱侧壁设有对应充电线的通孔,充电柱外壁设有对应通孔的防水盒,所述防水盒下端为敞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对应连接在控制云端,充电柱外壁对应设有二维码。充电柱外壁设有LED灯。充电器通过控制器对应连接220v电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雨帽为对应密封充电柱上端面的锥形结构。所述防雨帽为透明腔体,所述透明腔体上发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其内腔设有照明灯。
更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充电装置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对应连接在照明灯上。
有益技术效果:设置收线机构,当充电完成后,放开充电插头,充电线收到收线机构向下的牵引作用自动将充电线收回,能够及时回收充电线,避免充电线拖在地面,避免碾压,防雨防潮,保证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收线机构为弹簧时的结构简图;
图2为收线机构为重物时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装置设置照明灯的结构简图。
图中1充电柱、2充电线、3弹簧、4重块、5连接环或者滑轮、6防水盒、7充电插头、8充电器、9控制器、10二维码、11太阳能电池板、12防雨帽、1a固定部、1b伸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收线防雨充电柱,包括充电柱1、控制器9和充电器8,充电柱1为中空腔体,其内腔上部设有连接控制器9的充电器8,所述充电器8上设有充电线2;充电柱1底部设有收线机构,所述充电线2自充电器8向下穿过收线机构并向上折回后自充电柱1上沿伸出,充电线2末端对应连接有充电插头7;所述收线机构包括通过连接环或者滑轮5装配在充电线2上的弹簧3或重块4,所述弹簧3上端通过连接环或者滑轮5连接充电线2,下端固连充电柱1底部;充电柱1上端设有防雨帽12,充电柱1侧壁设有对应充电线2的通孔,充电柱1外壁设有对应通孔的防水盒6,所述防水盒6下端为敞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水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7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可识别出末端电池管理芯片的电池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