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电路、芯片及开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55752.9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郁炜嘉;孙顺根;郜小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2M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巅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9 | 代理人: | 高磊;王再朝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电路 驱动电信号 芯片 开关控制信号 向导通状态 断开状态 反向变化 转换期间 压差 源极 申请 响应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电路、芯片及开关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接收的开关控制信号向所述PMOS管的栅极提供驱动电信号;其中,在控制所述PMOS管自断开状态向导通状态转换期间,所述驱动电信号与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压差呈反向变化关系。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MOS管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芯片方法及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电路广泛被应用在电子产品中,其具有响应快、集成度高等优点。例如,在LED驱动系统中,开关电路控制谐振电路向LED负载提供供电。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实际需求的增加,开关电路的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在逐渐增大。这对开关电路中硬件电器件本身和电路结构的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根据开关电路的设计需要,PMOS管常被用作开关器件。在实际PMOS管的控制电路设计中,由于PMOS管的半导体特性,其从断开状态至导通状态转换期间,源栅极压差会经历如图1所示的斜坡式变化,这种变化导致PMOS管在响应导通控制信号时具有一定延时。当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切换高频发生时,该延时明显限制了PMOS管的响应频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芯片方法及开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PMOS管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PMOS管的控制电路,基于所接收的开关控制信号向所述PMOS管的栅极提供驱动电信号;其中,在控制所述PMOS管自断开状态向导通状态转换期间,所述驱动电信号与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压差呈反向变化关系。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采样单元,采样所述PMOS管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压差并以反馈信号形式输出;控制单元,与所述采样单元和所述PMOS管的栅极相连,用于基于所接收的开关控制信号和所述反馈信号向所述PMOS管的栅极提供驱动电信号;其中,在控制所述PMOS管自断开状态向导通状态转换期间,所述驱动电信号与反馈信号呈反向变化关系。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单元包括: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相连的采样电阻;第一电流镜,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电阻,输出端连接一反馈电阻,用于将来自所述采样电阻的采样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反馈电阻,以形成反馈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电路模块,与所述PMOS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当接收到对应导通的开关控制信号时,基于所接收的反馈信号的变化调整输出至所述PMOS管栅极的驱动电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模块包括:电流源子模块,与所述采样单元相连,用于输出根据所述反馈信号变化的受控电信号;第一开关电路子模块,接收开关控制信号并与所述电流源子模块相连,用于随所接收的开关控制信号导通或断开;驱动电路子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子模块相连,用于将所接收的受控电信号转换成驱动电信号并输出。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源子模块包括受控电流源。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控制电路模块,连接所述PMOS管,当接收到对应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时,调整所述PMOS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压差以使所述PMOS管转入断开状态。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上拉电路子模块,连接在所述P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模块还包括:受所述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的第二开关电路子模块,与所述上拉电路子模块相连,当接收到对应断开的开关控制信号时导通以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子模块上调所述驱动端的电压,以及当接收到对应导通的开关控制信号时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5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语音调光吸顶灯
- 下一篇:RGB点控智能美耐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