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的氛围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53216.5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鸿杰;张晨辉;蒋英淮;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F21V23/00;F21V15/01;F21W106/00;F21W107/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条 线束总成 灯头 氛围灯 导光 仿形 发光装置 汽车内饰 固定柱 热缩管 本实用新型 电控装置 配合间隙 首尾两端 包覆 点亮 漏光 内饰 上凸 上罩 整车 传导 焊接 配合 保证 | ||
一种汽车内饰的氛围灯,包括发光装置、导光条和线束总成,发光装置包括PCB电路板和设置在该PCB电路板上的LED灯,线束总成的一端焊接在PCB电路板上,线束总成的另一端与车辆的电控装置连接,导光条的首尾两端均包覆有热缩管,导光条的一端还设有导光灯头,PCB电路板上罩设有仿形外壳,仿形外壳上凸设有固定柱,导光灯头插入到所述的固定柱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条与热缩管的配合、以及仿形外壳与导光灯头的配合,减少了配合间隙,防止漏光,从而保证LED灯在点亮时光量尽可能多的传导至导光条内,同时使得氛围灯整体的亮度更加均匀,同时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提升整车的内饰效果以及科技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的氛围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车灯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车灯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照明,外观、科技感、酷炫、豪华效果开始被消费者追求。目前汽车行业主要车灯功能类型都大同小异,氛围灯作为一种新型灯种在汽车中使用日渐增多,引起广大消费者关注,并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但是,现有的汽车内饰氛围灯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其在LED灯体与导光条之间的连接不是紧密,在光线的传递过程中会出现漏光的情况,且造成之后的导光效果下降,进而导致氛围灯整体的显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的氛围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饰的氛围灯,包括发光装置、导光条和线束总成,所述发光装置包括PCB电路板和设置在该PCB电路板上的LED灯,所述线束总成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上,所述线束总成的另一端与车辆的电控装置连接,所述导光条的首尾两端均包覆有热缩管,所述导光条的一端还设有导光灯头,所述的PCB电路板上罩设有仿形外壳,所述的仿形外壳上凸设有固定柱,所述的导光灯头插入到所述的固定柱中。
进一步,还包括一盖板,所述仿形外壳与所述的盖板扣合连接,所述PCB电路板位于所述的仿形外壳与盖板之间,且所述PCB电路板卡接在所述的盖板上。
进一步,所述的导光条包括导光层和包覆层,所述的导光层为玻璃纤维导光层,所述的包覆层为软性塑料包覆层。
进一步,所述的LED灯设置在所述导光条正下方0.2mm。
进一步,所述热缩管为低温热缩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光条与热缩管的配合、以及仿形外壳与导光灯头的配合,减少了配合间隙,防止漏光,从而保证LED灯在点亮时光量尽可能多的传导至导光条内,同时使得氛围灯整体的亮度更加均匀,同时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提升整车的内饰效果以及科技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汽车内饰的氛围灯,包括发光装置、导光条1和线束总成2,所述发光装置包括PCB电路板3和设置在该PCB电路板3上的LED灯4,所述线束总成2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的PCB电路板3上,所述线束总成2的另一端与车辆的电控装置连接,所述导光条1的首尾两端均包覆有热缩管5,所述导光条1的一端还设有导光灯头6,所述的PCB电路板3上罩设有仿形外壳7,所述的仿形外壳7上凸设有固定柱8,所述的导光灯头6插入到所述的固定柱8中。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盖板9,所述仿形外壳7与所述的盖板9扣合连接,所述PCB电路板3位于所述的仿形外壳7与盖板9之间,且所述PCB电路板3卡接在所述的盖板9上。通过盖板9和仿形外壳7的配合,将PCB电路板3稳固的安装在其中,进而提升该汽车内饰氛围灯整体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3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