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蓄电放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032.9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5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翟渊;郑富中;吴英;向毅;邓乙平;吴晨光;柏俊杰;张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装置 开关元件 触发 高电 负载接口电路 放电模块 导通 放电控制电路 电压输出端 输出端连接 放电设备 蓄电 本实用新型 触发输入端 输入端连接 采集模块 电能储存 负载供电 释放 控制端 输入端 放电 储存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蓄电放电设备,包括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采集模块、蓄电装置和负载接口电路,所述蓄电装置与负载接口电路之间还设置放电控制电路,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开关元件、压值触发放电模块;所述压值触发放电模块的触发输入端连接蓄电装置的电压输出端VCC,所述压值触发放电模块的触发输出端连接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输入端连接蓄电装置的电压输出端,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输出端连接负载接口电路的输入端。有益效果:高电压低电流的电能先被储存起来,当电能储存到一定容量后释放电能进行供电,释放的信号为蓄电装置的电压值,高于设定值后直接导通放电的开关,为负载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放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蓄电放电设备。
背景技术
高电压低电流的电能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摩擦产生的电就是电压很高电流很低,这种电的特点是功率低难以直接运用,且很多时候电能为断续的,更难转化为持续供电的电能。
因此需要将这类高电压低电流的电能先用蓄电设备存储起来,再利用蓄电设备放电进行利用,而放电过程中如何有效释出蓄电设备中的电能也存在难点:首先,蓄电设备容量有限,当达到额定容量后就需要释放出存储的电能,否则蓄电设备损坏;再者,蓄电设备的电在释放到一定程度后电压会减弱,使输出效率降低,如何使低电压下保持较好的供电能力,现有技术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蓄电放电设备,使高电压低电流的电能先被储存起来,当电能储存到一定容量后释放电能进行供电,释放的信号为蓄电装置的电压值,高于设定值后直接导通放电的开关,为负载供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蓄电放电设备,包括高电压低电流电能的采集模块、蓄电装置和负载接口电路,所述蓄电装置连接采集模块储存电能,所述蓄电装置连接负载接口电路为其供电,所述蓄电装置与负载接口电路之间还设置放电控制电路,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
开关元件,受电路电压变化控制负载接口电路的导通、断开,所述开关元件可优选为三极管、MOS管等无需另加电源的等效开关器件;
压值触发放电模块,当蓄电装置存储电压高于设定压值时,所述压值触发放电模块产生电势差,该电势差控制开关元件导通,令蓄电装置为负载接口电路供电;
所述压值触发放电模块的触发输入端连接蓄电装置的电压输出端VCC,所述压值触发放电模块的触发输出端连接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输入端连接蓄电装置的电压输出端,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输出端连接负载接口电路的输入端。
通过上述设计,蓄电装置将采集模块所采集到的高电压低电流电能进行存储,当蓄电装置的电压值高于压值触发放电模块所设定的压值时,所述压值触发放电模块产生电势差,开关元件受电势差变化导通,蓄电装置为负载接口电路供电,只要蓄电装置中的电能充足,就能持续为负载供电,避免了高电压低电流电能本身断续的缺陷。
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低压持续放电模块:当蓄电装置放电到电压值低于设定压值后,低压持续放电模块持续转换电势差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令蓄电装置持续输出;
所述低压持续放电模块的触发输入端连接开关元件的导通输出端,所述低压持续放电模块的触发输出端连接开关元件的控制端。
蓄电装置的电容量有限,则电量释出到电压值低于压值触发放电模块的设定压值后就难以继续导通开关元件,但实际蓄电装置内还留有不少电能可用,而通过上述设计,开关元件受控的电势差转由低压持续放电模块产生,使开关元件持续导通,直到低压持续放电模块也难以产生电势差为止,此时蓄电装置的存电量也释放殆尽,则蓄电装置存储的电能得到了更高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3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智能充电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