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2720.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2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淤泥 本实用新型 灌溉装置 雨水收集 排放 过滤 水生态修复 除污装置 洁净状态 有效解决 有效收集 雨水储存 雨水弃流 雨水资源 重大意义 装置设置 净化 高扬程 过滤网 再利用 导管 砂石 储存 地下 加工 | ||
1.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包括草坪(1)、雨水篦子(2)、砂石(3)、雨水收集井(4)、导管(5)、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6)、第一阻水网(7)、第二阻水网(8)、竖管(9)、联通导管(10)、底管(11)、雨水储存箱(12)、淤泥过滤网(13)、调蓄储水池(14)、水泵(15)、抽水管(16)、高扬程除污装置(17)、市政管网(18)、淤泥提升导管(19)和淤泥沉积坡(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井(4)为矩形空槽状,上方设置有雨水篦子(2),里面设置有砂石(3);雨水收集井(4)的下方设置有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6),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6)的下方设置有竖管(9),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6)中设置有第一阻水网(7)和第二阻水网(8);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6)为一锥形管,锥形管广口一端在上,小口一端在下,上端广口与雨水收集井(4)相连,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管(6)通过导管(5)与雨水储存箱(12)联通,雨水储存箱(12)的侧壁与联通导管(10)联通,竖管(9)、联通导管(10)与底管(11)联通,底管(11)联通市政管网(18);雨水储存箱(12)的侧壁还设置有一个淤泥过滤网(13)与调蓄储水池(14)联通,调蓄储水池(14)内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可通过设置的水泵(15)和抽水管(16)涵养草坪(1);雨水储存箱(12)的底部设置高扬程除污装置(17)、淤泥沉积坡(20),高扬程除污装置(17)与淤泥提升导管(19)的一端连接,淤泥提升导管(19)的另一端穿过土层和草坪(1)到达地表。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井(4)的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透水孔的孔径为10mm~20mm。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篦子(2)优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4.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储存箱(12)的侧壁高度的4/5~6/7的位置与导管(5)联通;雨水储存箱(12)的侧壁高度的3/5~2/3的位置与联通导管(10)联通;雨水储存箱(12)的侧壁高度的中下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淤泥过滤网(13)与调蓄储水池(14)联通。
5.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网(7)、第二阻水网(8)上有均匀分布的小孔,第一阻水网(7)上小孔的直径优先大于第二阻水网(8)上小孔的直径。
6.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沉积坡(20)的坡度优先设置在30°~45°。
7.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3)优先采用沸石填充而成,铺装厚度为45~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27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梯坡道排水装置
- 下一篇:双保险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