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0818.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6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向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馨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套 固定绳 管腔 固定套 上下两端 新型胃管 外壁 胃管 圆柱形活动套 穿过 嵌套 本实用新型 圆柱形空腔 方向移动 固定卡扣 横向穿过 患者头部 上下移动 向下移动 可移动 鼻腔 紧固 卡扣 腔体 体内 移动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胃管,包括管腔、活动套、球形固定套、固定绳和固定卡扣,活动套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活动套横向嵌套在管腔外壁上并可以沿管腔上下移动,活动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球形固定套,固定绳横向穿过活动套腔体,固定绳两端穿过所述的卡扣,卡扣可沿固定绳移动并紧固在固定绳上,通过在胃管的管腔外壁上设置可沿管腔方向移动的圆柱形活动套,将固定绳穿过活动套腔体内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并在活动套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套,可以有效的将胃管固定,预防脱落,同时活动套和固定套均可以沿管腔向下移动,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大小、鼻腔位置不同来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目前,临床上凡不能口腔进食的病人或需要洗胃的病人,均需要插胃管,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由胃管注入清水、食物、药物,为了避免胃管在注入清水、食物、药物时脱落,一般都需要将胃管固定,现有胃管的固定方法式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部,用胶布交叉固定胃管,即用一根胶布交叉蝶形固定于鼻部,另一根胶布横向固定于鼻部,由于胶布固定过于简单,胶布粘性不强,患者鼻腔分泌物、汗液较多致鼻部潮湿而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胃管,以解决现有技术固定胃管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胃管,包括管腔,还包括活动套、球形固定套、固定绳和卡扣,所述的活动套为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的活动套横向嵌套在管腔外壁上并可以沿管腔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动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球形固定套,所述的固定绳横向穿过活动套腔体,所述的固定绳两端穿过所述的卡扣,所述的卡扣可沿固定绳移动并紧固在固定绳上。
还包括出口套和端盖,出口套设置在管腔底端,所述的端盖设置在所述的出口套顶端,所述的端盖还通过塑料条与出口套外壁连接。
所述的管腔上部侧面还设置有若干沿管腔长度方向布置的圆形小孔。
所述的管腔外表面还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的活动套长度为1-2cm,所述的活动套宽度为0.5-1cm。
所述的球形固定套直径为1-2cm。
所述的活动套及球形固定套均由聚氯乙烯或硅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新型胃管,通过在胃管的管腔外壁上设置可沿管腔方向移动的圆柱形活动套,将固定绳穿过活动套腔体内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并在活动套上下两端设置有固定套,可以有效的将胃管固定,预防脱落,同时活动套和固定套均可以沿管腔向下移动,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大小、鼻腔位置不同来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标识:1、管腔,2、活动套,3、球形固定套,4、固定绳,5、卡扣,6、出口套,7、端盖,8、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胃管,包括管腔1、活动套2、球形固定套3、固定绳4和卡扣5,所述的活动套2为圆柱形空腔结构,其长度为1-2cm,宽度为0.5-1cm,所述的活动套2横向嵌套在管腔1外壁上并可以沿管腔1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动套2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球形固定套3,所述的球形固定套3直径为1-2cm,所述的固定绳4横向穿过活动套2腔体,所述的固定绳4两端穿过所述的卡扣5,所述的卡扣5可沿固定绳4移动并紧固在固定绳4上,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大小、鼻腔位置不同调整卡扣5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馨,未经向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0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