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鞍马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9944.9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王成君;马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5/12 | 分类号: | A63B5/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吴江东 |
地址: | 1570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凸台 立柱 鞍马 定位柱槽 固定环槽 定位柱 固定环 固定座 固定装置 连接座 外齿槽 外齿 置入 固定螺母 座体顶部 槽配合 座体 外部 配合 | ||
新型鞍马固定装置,包括立柱、固定座、鞍马、固定螺母,所述鞍马底部均匀分布立柱,立柱底部具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具有固定环槽,固定环槽内部均匀分布圆凸台槽,立柱内部具有定位柱槽,定位柱槽内部均匀分布外齿槽,所述固定座中部具有座体,座体顶部具有固定环,固定环内部均匀分布圆凸台,固定座中部具有定位柱,定位柱外部均匀分布外齿,固定环置入固定环槽内,圆凸台与圆凸台槽配合,定位柱置入定位柱槽内,外齿槽与外齿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鞍马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鞍马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鞍马使用过程中,通常底部支脚直接架设在地面上,容易因在上面运动造成的载荷使鞍马放置不稳导致翻倒,使运动员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稳固,承载合理的新型鞍马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鞍马固定装置,包括立柱、固定座、鞍马、固定螺母,所述鞍马底部均匀分布立柱,立柱底部具有连接座,连接座内部具有固定环槽,固定环槽内部均匀分布圆凸台槽,立柱内部具有定位柱槽,定位柱槽内部均匀分布外齿槽,所述固定座中部具有座体,座体顶部具有固定环,固定环内部均匀分布圆凸台,固定座中部具有定位柱,定位柱外部均匀分布外齿,固定环置入固定环槽内,圆凸台与圆凸台槽配合,定位柱置入定位柱槽内,外齿槽与外齿配合。
所述固定座底部均匀分布预埋支脚,地面内浇筑有混凝土层,预埋支脚设置在混凝土层内,所述立柱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所述固定座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固定螺母插入固定孔与固定螺纹槽内,立柱与固定座连接,立柱顶部具有柱身,柱身下部均匀分布肋板。
有益效果:
固定环置入固定环槽内,圆凸台与圆凸台槽配合,起到定位连接作用的同时,可以均匀的承受水平面内的转动与窜动载荷,使连接稳固,承载合理,定位柱置入定位柱槽内,外齿与外齿槽配合,配合面为齿型面,可以均匀承受转动载荷,使承载合理,连接稳固,柱身外部均匀分布肋板,肋板可以为立柱的翻动载荷均匀承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鞍马固定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鞍马固定装置立柱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鞍马固定装置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鞍马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鞍马固定装置,包括立柱01、固定座02、鞍马03、固定螺母04,所述鞍马03底部均匀分布立柱01,立柱01底部具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内部具有固定环槽12,固定环槽12内部均匀分布圆凸台槽13,立柱01内部具有定位柱槽15,定位柱槽15内部均匀分布外齿槽16,所述固定座02中部具有座体21,座体21顶部具有固定环22,固定环22内部均匀分布圆凸台23,固定座02中部具有定位柱25,定位柱25外部均匀分布外齿26,固定环22置入固定环槽12内,圆凸台23与圆凸台槽13配合,定位柱25置入定位柱槽15内,外齿槽16与外齿26配合。
所述固定座02底部均匀分布预埋支脚27,地面内浇筑有混凝土层,预埋支脚27设置在混凝土层内,所述立柱01内部均匀分布固定孔14,所述固定座02内部均匀分布固定螺纹槽24,固定螺母04插入固定孔14与固定螺纹槽24内,立柱01与固定座02连接,立柱01顶部具有柱身17,柱身17下部均匀分布肋板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未经牡丹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9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训练用鞍马
- 下一篇:一种能监测人体心率的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