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8904.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1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杨琳;洪体玉;吕春秋;汪文龙;何进林;李佩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08 | 分类号: | B01L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瓶 烧瓶口 连接段 蒸馏口 本实用新型 圆弧过渡段 玻璃塞 漏斗 内腔相连通 实验准确性 化学实验 实时监控 压力数据 影响化学 密封性 上端 适配 竖直 下端 液封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烧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烧瓶密封性不好影响化学实验准确性的问题。该烧瓶包括烧瓶本体,烧瓶本体的上部设有烧瓶口和蒸馏口,烧瓶口位于所述烧瓶本体的中心位置,所述蒸馏口位于所述烧瓶口的一侧,所述烧瓶口、蒸馏口均与所述烧瓶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烧瓶口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段和漏斗段,所述连接段为竖直的圆柱形,所述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漏斗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过渡段,所述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烧瓶本体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过渡段;所述烧瓶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玻璃塞,所述玻璃塞与所述烧瓶口之间设有液封。本实用新型的烧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时监控压力数据,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玻璃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好的烧瓶。
背景技术
烧瓶是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作用是用来盛装各种化学液体,以及进行各种化学物质混合反应所用。一般来说,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发,并可配合橡皮塞或者磨口玻璃塞来使用,来连接其它的玻璃器材,但是采用橡皮塞或者磨口玻璃塞,都会留有缝隙,导致密封不实,烧瓶内的液体时常发生溅出或蒸发的现象,影响化学实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烧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烧瓶密封性不好影响化学实验准确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烧瓶,包括烧瓶本体,所述烧瓶本体的上部设有烧瓶口和蒸馏口,所述烧瓶口位于所述烧瓶本体的中心位置,所述蒸馏口位于所述烧瓶口的一侧,所述烧瓶口、蒸馏口均与所述烧瓶本体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烧瓶口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段和漏斗段,所述连接段为竖直的圆柱形,所述连接段的上端与所述漏斗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过渡段,所述连接段的下端与所述烧瓶本体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过渡段;
所述烧瓶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玻璃塞,所述玻璃塞与所述烧瓶口之间设有液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玻璃塞包括固定为一体的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为与所述连接段相适配的圆柱形,所述第二密封段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圆弧过渡段,所述第三圆弧过渡段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过渡段,所述漏斗段与第三圆弧过渡段之间设有所述的液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段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段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环形的润滑油层,所述润滑油层的下边缘高于第一密封段、连接段的分离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密封段下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段的下端外缘处为圆弧过度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蒸馏口处也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玻璃塞,所述蒸馏口与所述的玻璃塞之间也设有所述的液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烧瓶口的另一侧还设有与所述烧瓶本体内腔相连通的压力监测管,所述压力监测管的末端设有压力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力监测管上还设有泄压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烧瓶利用连接段和漏斗段组成连通烧瓶本体的烧瓶口,连接段的上端与漏斗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圆弧过渡段,连接段的下端与烧瓶本体的连接处为第二圆弧过渡段,同时烧瓶口内设有与其适配的玻璃塞,可以利用玻璃塞实现其与第一圆弧过渡段处的密封,加以玻璃塞与烧瓶口之间的液封更加保证了烧瓶本体的密封性,烧瓶本体内的液体不会发生溅出或蒸发的现象,有效保证了化学实验的准确性。
将玻璃塞采用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能够利用其与连接段直接的接触实现双重密封效果,第三圆弧过渡段的半径大于第一圆弧过渡段的结构形式更加保证了此处的密封效果,此处的液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密封效果,同时液封不会发生泄露,防止污染烧瓶本体内的化学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8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