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7069.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景成魁;李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68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勾调罐 内循环搅拌装置 控制器 上液位传感器 下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压力变送器 电动阀门 预搅拌罐 出液管 搅拌轴 进液管 酒泵 侧壁下端部 罐体内部 连接电机 能源损耗 生产效率 手动阀门 向上倾斜 出酒口 单向阀 联轴器 上端部 下端部 受控 下端 电机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搅拌装置,内设搅拌轴的预搅拌罐上端部设有上液位传感器、下端部设有下液位传感器,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预搅拌罐的底部一侧通过进液管与勾调罐上的出酒口相连通、另一侧通过出液管与勾调罐侧壁下端部相连通,进液管上设有手动阀门与电动阀门,出液管上设有抽酒泵及单向阀、与勾调罐相连通的一端是自下向上倾斜插入勾调罐,一气管自勾调罐的顶端插入至罐体内部下端,勾调罐上设有压力变送器,内循环搅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电机、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电动阀门、抽酒泵及压力变送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并受控于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抄气时间,提高一次勾调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损耗,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酒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白酒勾调作业的内循环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白酒勾调作业作为白酒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着交货期。目前主要是通过在勾调罐内铺设圆形/方形气路管道解决各种基酒混合不均的不足,此方法较为适宜于卧式罐体及小容量勾调罐使用。随着自动化勾调系统的建立,一次性、大批量、多品种勾调生产成渐成趋势,自动化生产虽然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但对于大容器下的预使各种基酒混合均匀的抄气时间不减反增,据统计,抄气工序用时约占总勾调时间的1/4,倘若遇到二次微调其成型时间还会延长,如此不仅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运营成本,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循环搅拌装置,以期能降低抄气时间,提高一次勾调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损耗,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循环搅拌装置,其结构特点是:
内设搅拌轴的预搅拌罐上端部设有上液位传感器、下端部设有下液位传感器,所述搅拌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预搅拌罐的底部一侧通过进液管与勾调罐上的出酒口相连通、另一侧通过出液管与勾调罐侧壁下端部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手动阀门与电动阀门,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抽酒泵及单向阀、与勾调罐相连通的一端是自下向上倾斜插入勾调罐,一气管自勾调罐的顶端插入至罐体内部下端,所述勾调罐上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内循环搅拌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机、上液位传感器、下液位传感器、电动阀门、抽酒泵及压力变送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出液管与勾调罐相连通的一端是自下向上与竖直方向呈45°夹角倾斜插入勾调罐。
所述出酒口位于勾调罐的底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预搅拌罐与勾调罐形成酒液存储单元,利用预搅拌罐对勾调罐内的酒液分批次进行预搅拌混合,搅拌后的酒液经抽酒泵及单向阀打入勾调罐中,由于出液管与勾调罐相连通的一端是自下向上与竖直方向呈45°夹角倾斜插入勾调罐,使经出液管泵入的酒液倾斜向上喷入勾调罐中,结合气管的作用,使勾调罐中的酒液完成竖直搅拌、水平搅拌同时进行的层段式、多方位的二次搅拌格局,进而增加了混合搅拌的力度,极大地缩短了各基酒混合搅拌均匀的时间,解决了大批量勾调时各原料混合不均匀、抄气时间过长导致一次生产勾调时间过长的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白酒勾调生产效率,而且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勾调罐、预搅拌罐的液位监控来控制电动阀门、电机及抽酒泵的启闭,能够实现酒液的自动流入、自动搅拌混合及自动输出功能,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内循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7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