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6496.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龙;刘松鑫;刘瑞祥;聂非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06;B32B27/08;B32B27/12;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程静静;李艳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层 粘结层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 抗老化层 纤维网层 加强层 布料 延展性 本实用新型 柔韧性 使用寿命 质量稳定 抗老化 能力强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强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包括第一粘结层,第一粘结层的下方设有抗老化层,抗老化层的下方设有第一防水层,第一防水层下方设有布料加强层,布料加强层的下方设有纤维网层,纤维网层的下方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的下方设有第二粘结层。具有以下优点:质量稳定、结构强度高、抗拉强度大、抗老化能力强、延展性好、柔韧性高、使用寿命高,降低了建筑的防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属于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是根据我国现代防水工程对防水、防渗材料的新要求研制的,产品选用丙纶无纺布、聚乙烯颗粒等为主要原料经抗老化剂,采用高科技、新技术、新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层为一体的高分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料。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被宣传成一种万能的防水材料,屋面、阳台、露台、地下室、厨卫、水池等处均可使用,因其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所以在建筑市场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传统的防水卷材存在抗拉强度小、易老化、柔韧性低、延伸率低,降低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建筑的防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原先技术上不足,提供一种加强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具有质量稳定、结构强度高、抗拉强度大、抗老化能力强、延展性好、柔韧性高、使用寿命高,降低了建筑防水成本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包括第一粘结层,第一粘结层的下方设有抗老化层,抗老化层的下方设有第一防水层,第一防水层下方设有布料加强层,布料加强层的下方设有纤维网层,纤维网层的下方设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的下方设有第二粘结层;
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是丙纶无纺布层,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为0.1-0.2mm;
所述抗老化层是由抗紫外线剂、抗老化剂、稳定剂等制成,抗老化层的厚度为0.1-0.2mm;
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厚度为0.3-0.4mm;
所述布料加强层用于增加防水卷材的强度和延展性,布料加强层的厚度为0.2-0.3mm;
所述布料加强层采用涤纶纱线和尼龙纱线织成,涤纶纱线和尼龙纱线在径向和横向间隔设置,起始横向第一行和径向第一列设为涤纶纱线,随后在横向和径向尼龙纱线、涤纶纱线交错排列;
所述纤维网层的厚度为0.1-02mm,纤维网层用于增强防水卷材的柔韧性。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加强层的横向第一行的织就方式是:第一列涤纶纱线和第二列尼龙纱线压在第一行涤纶纱线上,第一行涤纶纱线压在第三列涤纶纱线和第四列尼龙纱线上,之后的横向第一行的织就是对上述织就方式进行不断重复。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加强层的横向第二行的织就方式是:第二行尼龙纱线压在第一列涤纶纱线上,第二列尼龙纱线压在第二行尼龙纱线上,第三列涤纶纱线压在第二行尼龙纱线上,第二行尼龙纱线压在第四列尼龙纱线上,之后的横向第二行的织就是对上述织就方式进行不断重复。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加强层的横向第三行的织就方式是:第一列涤纶纱线压在第三行涤纶纱线上,第三行涤纶纱线压在第二列尼龙纱线和第三列涤纶纱线上,第四列尼龙纱线压在第三行涤纶纱线上,之后的横向第三行的织就是对上述织就方式进行不断重复。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加强层的横向第四行的织就方式是:第四行尼龙纱线压在第一列涤纶纱线和第二列尼龙纱线上,第三列涤纶纱线和第四列尼龙纱线压在第四行尼龙纱线上,之后的横向第四行的织就是对上述织就方式进行不断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6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