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6078.8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0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鹏;沈云娇;孔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柱体 三角柱体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尖圆形 上表面 岩石 岩层 本实用新型 侧面连接 平面侧面 强度极限 凸出结构 钻井过程 排泄 顶角 破岩 碎岩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包括三角柱体和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的平面侧面与所述三角柱体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三角柱体的上表面水平,所述半圆柱体的上表面倾斜,所述半圆柱体上表面远离所述三角柱体一端低于所述半圆柱体上表面与所述三角柱体连接一端。所述三角柱体上未所述半圆柱体连接的顶角形成凸出结构,能缩小所述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与岩石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岩石中产生的应力大且集中,更容易达到岩石的强度极限,破岩效率大幅提升;所述半圆柱体上表面的倾斜设计,可以进一步缩小所述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与岩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钻井过程中碎岩的排泄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尤其涉及一种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PDC钻头破岩工具所采用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均为规整地圆柱状。这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设计的横截面圆形结构在工作时,切削刃长度较长,切削阻力大,钻头上的扭矩也较大,当遇到软硬交织的地层时,会引起工作钻头扭矩的大幅波动,继而引发钻头及工作齿的剧烈扭转振动,最终导致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崩齿。此外,这种圆形平面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工作时,主切削刃与岩石的接触面积较大,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深入岩石很难,破岩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
一种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横截面为圆形容易崩齿且破岩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包括三角柱体和半圆柱体,所述半圆柱体的平面侧面与所述三角柱体的一个侧面连接,所述三角柱体的上表面水平,所述半圆柱体的上表面倾斜,所述半圆柱体上表面远离所述三角柱体一端低于所述半圆柱体上表面与所述三角柱体连接一端。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三角柱体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三角柱体上与所述半圆柱体相对的顶角的取值范围为60°~150°。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半圆柱体包括第一硬质合金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硬质合金基体上表面的第一聚晶金刚石层。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聚晶金刚石层包括第一上表面、第一下表面、第一平面侧面以及第一弧形侧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下表面平行。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三角柱体包括第二硬质合金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硬质合金基体上表面的第二聚晶金刚石层;所述第二聚晶金刚石层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聚晶金刚石层的厚度。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第一聚晶金刚石层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聚晶金刚石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第一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凹槽。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半圆柱体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20°。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三角柱体上与所述半圆柱体相对的顶角为倒圆角。
所述的尖圆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所述倒圆角的半径小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明润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6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勘探的钻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