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漆包线外露的线圈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5743.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廖从峰;黄盛金;林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远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绕线筒 引出脚 外露 第一挡板 起始段 止挡部 线圈架结构 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 漆包线末端 第二挡板 断线 刮伤 抛线 绕制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漆包线外露的线圈架结构,用于继电器,包括绕线筒,绕线筒一端设有第一挡板,绕线筒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装有用于连接漆包线起始端的第一引出脚、用于连接漆包线末端的第二引出脚;所述第一挡板内侧面在第一引出脚与绕线筒之间的部位设有止挡部,通过该止挡部限制绕线筒与第一引出脚之间的漆包线的起始段外露。所述止挡部的设置能够限制绕线筒与第一引出脚之间的漆包线的起始段外露,使得漆包线在绕制过程中,漆包线的起始段不会发生抛线外露的情况,从而避免发生漆包线被刮伤或断线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线圈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漆包线外露的线圈架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现有技术的一种继电器的线圈架结果如图1所示,它包括绕线筒1'和绕线筒1'两端分别设置的挡板2'、3',底端挡板2'上设置有两引出脚4'、5',其中一引出脚4'用于连接漆包线的起始端,另一引出脚5'用于连接漆包线的末端。底端挡板2'的内侧面上虽然在其中一引出脚4'与绕线筒1'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导向槽21',用于对漆包线的起始段6'进行导引,但由于该导向槽21'的槽口朝向线圈架侧面,使得在漆包线在绕制过程中,漆包线的起始段6'容易发生抛线外露的情况(如图1所示),从而容易发生漆包线被刮伤或断线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漆包线外露的线圈架结构,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继电器线圈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漆包线外露的线圈架结构,用于继电器,包括绕线筒,绕线筒一端设有第一挡板,绕线筒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装有用于连接漆包线起始端的第一引出脚、用于连接漆包线末端的第二引出脚;所述第一挡板内侧面在第一引出脚与绕线筒之间的部位设有止挡部,通过该止挡部限制绕线筒与第一引出脚之间的漆包线的起始段外露。
进一步的,所述止挡部为止挡筋,该止挡筋位于第一挡板的内侧面的边缘位置,并沿其所在边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内侧面在第一引出脚与绕线筒之间的部位还设有用于导引漆包线起始段的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位于所述止挡部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为两端贯通的导向槽,该导向槽的槽口正对所述止挡部,或者,所述止挡部配合在该导向槽的槽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内侧面设有一挡片,该挡片底面与所述第一挡板内侧面之间形成所述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出脚的数量为一个或至少两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止挡部的设置能够限制绕线筒与第一引出脚之间的漆包线的起始段外露,使得漆包线在绕制过程中,漆包线的起始段不会发生抛线外露的情况,从而避免发生漆包线被刮伤或断线的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漆包线外露的线圈架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不含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不含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远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远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5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消除全波整流噪声的电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微型电动汽车的应急断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