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装置及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5352.X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5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曾细冯;王凯丰;刘伟;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149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电机引出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 绞合线组 连接端子 电机引出线 接线柱 上盖 材料成本 电机线圈 人工成本 作业效率 绞合 埋入 电机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装置,包括绞合线组和连接端子,所述绞合线组由电机引出线旋转绞合形成,所述绞合线组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具有降低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作业效率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压缩机,包括电机和压缩机上盖,所述压缩机上盖设置有压缩机接线柱,还包括所述电机引出线装置,所述电机引出线装置一端埋入电机线圈内部;另一端通过连接端子与压缩机接线柱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缩机具有确保制品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装置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用电机采用引出线与压缩机接线柱连接,该引出线一端埋入电机线圈内部,另一端与连接端子连接来达到将其固定的目的。为保护引出线和防止由于引出线通电时暴露产生安全隐患,在其外部设置了绝缘保护套管。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在压缩机上盖安装时需弯折接线,引出线弯折后会散开与周边的上盖、排气管、转子等接触;为保证以上接触不会造成的制品安全问题,现在普遍采用加中间绑线或固定加套管固定电机引出线。
电机引出线套件从电机线圈中引出,连接到连接端子。采用加中间绑线固定引出线时,依靠人工绑线将电机引出线套件捆绑在一起以防止弯折后松散。当引出线过长时甚至需要多根中间绑线才能紧固;采用加固定套管固定引出线时,依靠人工把固定套管套设在电机引出线套件之外防止引出线弯折后松散。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电机引出线套件包括引出线和绝缘保护套管。所述绝缘保护套管与上述的固定套管并非同一部件。所述绝缘保护套管是套装在单独的引出线外面的,而固定套管则是套设在所有引出线外面的。
采用上述两种办法都需要额外的人工绑线或套设固定套管,导致人工成本与材料成本上升,作业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装置及压缩机。
一种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装置,包括绞合线组和连接端子,所述绞合线组由引出线旋转绞合形成,所述绞合线组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引出线为3根,所述绞合线组是其中两根引出线绕另一根引出线作X形交叉缠绕或者三根引出线同时作螺旋交叉缠绕形成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缠绕所述引出线形成一簇同轴的绞合线组,使得引出线在弯折后不松散,从而取消了用于固定引出线的固定套管或中间绑线,减少了人工绑线或套设固定套管的工序,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降低,作业效率提高;并且经绞合的引出线紧固不松散,有效地避免与周边的上盖、排气管、转子等接触,确保制品安全;此外,绞合还增大了电机引出线的抗拉强度。X形交叉缠绕或螺旋交叉旋转的绞合方式使绞合线组更为紧固不松散
进一步地,其中两根引出线绕另一根引出线作X形交叉缠绕或者三根引出线同时作螺旋交叉缠绕的圈数至少为1圈。圈数多少根据实际使用制定,前提为保证引出线不松散。-
进一步地,所述绞合线组的长度范围为30-350mm,根据实际使用长度控制。绞合的另一个作用是合理控制引出线的长度与松散,防止引出线过长或松散与周边的上盖、排气管、转子等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每根引出线外的绝缘保护套管,所述引出线和绝缘保护套管旋转绞合后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保护套管包括PNT套管。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引出线装置,在每根引出线外套设与铜线柔韧度相当的PNT套管,避免引出线因为旋转缠绕产生塑性打折出现的绞合线组粗大现象,确保制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5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电机后端盖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接线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