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转子轮毂电机的联体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5304.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上虞舜古兰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K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铁 轮毂 端盖 联体式 端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 轮毂电机 外转子 联体 生产工艺过程 一体式结构 中空圆柱体 轴承安装孔 单独部件 一次成型 政策要求 制作工艺 综合性能 冷加工 连接件 冲压 朝外 拉伸 轮辋 裙边 压铸 挤压 电机 节能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转子轮毂电机的联体轮毂,包括轮辋和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包括背铁端和端盖端;背铁端和端盖端成一体式结构,背铁端中上部为中空圆柱体,背铁端的边缘朝外延伸形成裙边;端盖端的中间位置具有轴承安装孔/座。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减少电机的轮毂的制作工艺同时增加轮毂的配合精度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的技术问题,由于通过使用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这样一个单独部件取代原轮毂的连接件和端盖两个部件,其完全区别与现有轮毂的结构形式,联体式背铁端盖直接冲压或者拉伸或者挤压一次成型,完成是一种冷加工的结构,零件减少一半,不需要压铸等高能耗的生产工艺过程,符合现在国家节能的政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外转子轮毂电机中的联体轮毂,其减少了部件的使用,提高了产品的配合精度,从而明显提高现有产品的品质。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电动车用电机轮毂常用结构形式均是采用分体的形式,即轮毂与连接件焊接而成,再将连接件和端盖通过螺钉连接。其中轮毂制作工艺:连接件旋压成形-连接件粗加工-连接件与轮辋压合焊接-轮辋精整-连接件精加工-连接件打孔-连接件攻丝-喷涂。端盖制作工艺:压铸-机加工-打孔-清洗-喷涂-机加工-清理。上述部件制作工艺步骤极多,连接件厚度至少为螺钉直径的1.5倍,整个轮毂和端盖的重量较重,电机的安装工艺因需要打两面螺丝相应也很复杂,同时因两个零件装配而成,位置精度较低,且密封难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轮毂电机的联体轮毂,解决如何减少电机的轮毂的制作工艺同时增加轮毂的配合精度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的技术问题。
外转子轮毂电机的联体轮毂,包括轮辋和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包括背铁端和端盖端;背铁端和端盖端成一体式结构,背铁端中上部为中空圆柱体,背铁端的边缘朝外延伸形成裙边;端盖端的中间位置具有轴承安装孔/座。
所述端盖端的边缘位置截面为“7”字形并与背铁端的中上部配合。
所述裙边为环形或者异形。
所述轴承安装孔为向内或者向外延伸的轴承安装孔。
所述轮辋中间位置截面成U形,其两侧截面为对称的L形。
所述轮辋两侧截面的最外端朝下弯曲。
所述轮辋通过焊接方式与背铁端中上部结合在一起。
所述端盖端的边缘位置中间具有一个倾斜面或者圆弧面过渡。
所述端盖端的中间位置与端盖端的边缘位置之间具有圆角。
所述背铁端的中上部的内侧面具有磁钢。
所述轴承安装孔/座内布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通过使用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这样一个单独部件取代原轮毂的连接件和端盖两个部件,其完全区别与现有轮毂的结构形式,联体式背铁端盖直接冲压或者拉伸或者挤压一次成型,完成是一种冷加工的结构,零件减少一半,不需要压铸等高能耗的生产工艺过程,符合现在国家节能的政策要求,产品不需要机加工,克服了现有生产工艺的繁杂步骤,且实现了极高的位置配合精度,降低了电机装配工艺复杂度,提升了密封性能,且同等轮毂尺寸下,增大的内部背铁内径,可以使电枢直径增加,增加产品功率及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 1. 轮辋、2. 联体式背铁端盖组件、21. 背铁端、211. 中上部、212. 裙边、22. 端盖端、221. 轴承安装孔、222. 边缘位置、2221. 倾斜面、223. 中间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上虞舜古兰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上虞舜古兰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5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