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及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929.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鹏;王海生;丁小梁;郑智仁;韩艳玲;刘伟;曹学友;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1;H01L31/102;H01L31/0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刘悦晗;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层 光电二极管 半导体类型 触控面板 光学指纹 绝缘层 载流子 光电转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 空间电荷区 充电电荷 减少噪声 空间电荷 漏电 暗电流 下表面 信噪比 正电荷 电荷 重置 充电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及触控面板,通过在第一绝缘层和光电二极管的第一半导体层之间设置第三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与光电二极管的第二半导体层相连接,且第三半导体层的半导体类型与第二半导体层的半导体类型相同,这样第三半导体层与第一半导体层可以形成新的光电二极管,以增加光线的等效接收面积,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此外,由于第三半导体层的加入,会在第一半导体层的下方产生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内无自由移动的电荷,使得重置充电的正电荷远离光电二极管的下表面,聚集到第一半导体层的内部,光致载流子与充电电荷发生复合的区域也会远离光电二极管的表面,避免漏电,从而减少噪声引起的暗电流,提高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及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移动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指纹技术凭借着其唯一身份特性,备受人们重视。基于硅基工艺的按压式与滑动式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整合入移动产品中,未来人们关注的核心是显示区域内的指纹识别技术,目前的指纹识别器件有电容式、超声波式、光学式。
光学式指纹识别由于使用光学方式,具有长距离可感应的优势,但由于光学式的传感器对分辨率的要求较高,只能做的很小,又因为信号量通常与传感器的面积成正比,那么其信号量也会变得相当微弱,因此如何将微弱的指纹小信号采集出来将是整个器件的核心问题。
现有光学指纹识别器件的工作原理是:背光源的光线照射到手指,再由手指反射到光电二极管上,由于指纹谷脊间的差异,照射到手指上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反射,从而使得到达光电二极管器件的光强出现变化,产生不同的光电流差异,在控制管的控制下,依次读取出各个光电二极管器件的电流差异,即可实现对指纹的检测。
现有的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由于指纹检测的尺寸要求,光电器件又需要做很小,所以光信号转变成的电信号微弱;
2、由于半导体物理表面缺陷、漏电等原因使得噪声增大,从而使光电信号湮没在噪声中。
因此亟需一种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及触控面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及触控面板,用以至少部分解决信号微弱,噪声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指纹识别器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邻近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光学指纹识别器件还包括第三半导体层,所述第三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相互连接;
所述第三半导体层的半导体类型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半导体类型相同,所述半导体类型包括: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光电二极管还包括第一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一本征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或者,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指纹识别器件还包括第二本征半导体层,所述第二本征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三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为P型半导体,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或者,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为N型半导体,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为P
型半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作弊饮酒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生物特征安全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