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冷链的温度检测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591.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5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雲;林和瑞;叶雪辉;蓝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艾欧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软件***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芯片 短路环 收发天线 封装基片 偶极子单元 电子标签 环状结构 温度检测 阻抗匹配 冷链 本实用新型 耦合连接 电连接 鲁棒性 共形 轻便 粘贴 带宽 应用 美观 | ||
一种应用于冷链的温度检测电子标签,包括:RFID温度芯片、收发天线和封装基片,所述RFID温度芯片与所述收发天线设在所述封装基片上,所述收发天线包括短路环单元和偶极子单元,所述短路环单元与所述偶极子单元耦合连接,所述RFID温度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短路环单元中,所述短路环单元呈环状结构,与所述RFID温度芯片进行阻抗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RFID温度芯片与收发天线设置在封装基片上,便于共形粘贴在待测温度对象的表面上,具有结构简单、轻便美观的优点。通过将短路环单元设为环状结构,以便与对应的RFID温度芯片进行阻抗匹配,可获得较大的带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冷链的温度检测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采用相应的读写设备可以同时识别多个高速运动的标签。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在2015年就超过了2600万吨,而且还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目前普遍采用条码标签和有源温度采集装置两种装置,来分别实现涉及到的商品识别和温度监测两项应用,但是有以下弊端:一方面,冷链物流运输时间长,在低温环境下,条码标签会变硬变脆,标签表面甚至结冰,由于使用环境频繁的变动,很容易造成条码标签磨损、潮湿、打印信息模糊无法辨认影响追溯等问题。另一方面,常规的有源温度采集装置成本较高,安装位置受限,其使用寿命也受到电池的约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不同环境保持信息完整、使用寿命长的温度检测电子标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应用于冷链的温度检测电子标签,包括:RFID温度芯片、收发天线和封装基片,所述RFID温度芯片与所述收发天线设在所述封装基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天线包括短路环单元和偶极子单元,所述短路环单元与所述偶极子单元耦合连接,所述RFID温度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短路环单元中,所述短路环单元呈环状结构,与所述RFID温度芯片进行阻抗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短路环单元顶部设一开口,所述RFID温度芯片设于所述开口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短路环单元的底部与所述偶极子单元连接,所述偶极子单元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分别设于所述短路环单元的左右两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单元包括第一大端部和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大端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元包括第二大端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大端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大端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大端部的面积相同,且所述第一大端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大端部的形状不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封装基片包括上、下两层基片,分别设于所述RFID温度芯片和所述收发天线的上下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检测电子标签的接受信号频率为800-960Mhz,兼容ISO/IOE18000-6C、EPCClass1Gen2协议标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将RFID温度芯片与收发天线设置在封装基片上,便于共形粘贴在待测温度对象的表面上,具有结构简单、轻便美观的优点。
2、通过将短路环单元设为环状结构,以便与对应的RFID温度芯片进行阻抗匹配,可获得较大的带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3、通过在短路环单元的底部与偶极子单元连接,有利于将温度检测标签的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艾欧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艾欧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5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鞋防伪、防盗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IC智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