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摔倒椅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4207.X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德荣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椅脚 卡扣 副脚 卡扣基板 防摔倒 座椅板 触发 后椅 铰链 椅凳 本实用新型 压缩弹性件 卡扣基座 上端 有效地 固连 座椅 摔倒 伤害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摔倒椅凳,其包括座椅板及支撑该座椅板的两后椅脚、两后椅脚,所述两后椅脚中上部内侧对应铰链有副脚,其中,该副脚上端与其对应的后椅脚连接,并在该副脚中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后椅脚相连接的压缩弹性件,所述后椅脚下部外侧铰链有触发基座,该触发基座与设置于该后椅脚下部内侧的卡扣基座固连且相对同步,该卡扣基座上具有第一卡扣,在所述副脚下部具有卡扣基板,该卡扣基板上具有第二卡扣,该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相扣合。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座椅凳因仰躺所导致摔倒及伤害情形,性能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摔倒椅凳。
背景技术
传统的椅凳都是由四个凳脚支撑一凳板,然后在凳板上设置椅背供人们倚靠,将整个椅凳放在平地上,由四个凳脚支撑整体力量,由力平衡分析,该四个凳脚需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才能保证整个椅凳的稳定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喜欢坐在椅凳上往后仰躺,使得前面两条椅脚悬空,这样很容易造成后仰摔倒并带来人身伤害,因此,改进椅凳以防止仰躺所带来的摔倒及伤害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摔倒椅凳,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座椅凳因仰躺所导致摔倒及伤害情形,性能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摔倒椅凳,其包括座椅板及支撑该座椅板的两后椅脚、两后椅脚,所述两后椅脚中上部内侧对应铰链有副脚,其中,该副脚上端与其对应的后椅脚连接,并在该副脚中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后椅脚相连接的压缩弹性件,所述后椅脚下部外侧铰链有触发基座,该触发基座与设置于该后椅脚下部内侧的卡扣基座固连且相对同步,该卡扣基座上具有第一卡扣,在所述副脚下部具有卡扣基板,该卡扣基板上具有第二卡扣,该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相扣合;
当触发基座转动驱动卡扣基座同步转动,进而促使第一卡扣、第二卡扣扣合状态解除,压缩弹性件将副脚由后椅脚内侧弹出。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基座下端面高于所述后椅脚底部平面,且高度差为5-10mm。
进一步的,两后椅脚中上部内侧的副脚之间连接有同步连接杆,该同步连接杆数量至少为一个,其沿所述副脚长度方向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基座两端伸出所述后椅脚前后侧,且该触发基座以所述后椅脚竖向中心线为基准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副脚竖向设置时,其底部水平面高于所述后椅脚底部水平面,且高度差为15-30mm。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性件为弹簧或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副脚与后椅脚之间形成一可自动触发解扣的弹簧锁闭结构,正常使用时副脚与后椅脚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扣合一体,但前椅脚悬空,后椅脚向后倾斜时,触发基座与地面产生力接触而触发第一卡扣、第二卡扣解除扣合状态,则副脚从后椅脚内侧弹出并向后支撑,有效地防止了人们座椅凳因仰躺所导致摔倒及伤害情形,性能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所示防摔倒椅凳,其包括座椅板及支撑该座椅板的两前椅脚、两后椅脚10,两后椅脚10中上部内侧对应铰链有副脚11,其中,该副脚11上端与其对应的后椅脚10连接,并在该副脚中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后椅脚10相连接的压缩弹性件12,后椅脚10下部外侧铰链有触发基座13,该触发基座13与设置于该后椅脚10下部内侧的卡扣基座14固连且相对同步,该卡扣基座14上具有第一卡扣15,在副脚11下部具有卡扣基板16,该卡扣基板16上具有第二卡扣17,该第一卡扣15、第二卡扣17相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德荣,未经梁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4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