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3855.3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0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荣;李晓玮;孙红云;张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殿荣 |
主分类号: | B62D49/00 | 分类号: | B62D49/00;B62D21/18;B60K17/34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装 前车架 后车架 铰接板 四驱 动力连接 变速箱 分动箱 后桥 铰轴 前桥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动力 限位机构 向下摆动 左右贯通 后端部 前端部 球铰链 前部 伸入 竖向 路况 转弯 发动机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安装有前桥,后车架上安装有后桥;前车架上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分动箱,后桥和/或前桥与分动箱动力连接;前车架的后端设有主铰装座,主铰装座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铰装槽、竖向穿过主铰装座后部的铰轴;后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副铰装座,副铰装座的前部设有伸入铰装槽中的铰接板,铰接板的上下厚度小于铰装槽的上下宽度,铰接板与铰轴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主铰装座与副铰装座之间设有防止前车架的后端部和后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摆动的限位机构。该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转弯半径小,路况适应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四驱多用途机械种类极少,基本采用拖拉机进行代替,众所周知,拖拉机前轮小,后轮大,当采用四轮驱动方式时,结构设计上的局限使前后轮难以保证前后轮速完全一致,从而产生内消耗,驱动力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加剧了轮胎磨损。其次,传统拖拉机的前桥和后桥通过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致使转弯半径大。另外,当现有的拖拉机从高坡处进行下坡时,由于前桥和后桥均通过车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当前轮运行至下坡状态、而后轮还处于爬坡状态时,拖拉机的车头前端部分由于仍然处于翘起状态,因此,不利于驾驶员观察即将下坡的路面状况,难以保证驾驶员快速观察前方的视野,从而造成视野盲区大,不利于机具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转弯半径,同时,从爬坡状态向下坡状态进行转换时,能避免车头的前端阻挡驾驶员观察前方下坡路面的视野的折腰四驱多用途拖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前桥,所述后车架上安装有带有差速器的后桥,所述前桥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前轮,所述后桥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车架上安装有发动机、与发动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动力连接的分动箱,所述后桥和/或前桥与分动箱动力连接;所述前车架的后端设有主铰装座,所述主铰装座的后部设有左右贯通的铰装槽、竖向穿过主铰装座后部的铰轴;所述后车架的前端安装有副铰装座,所述副铰装座的前部设有伸入铰装槽中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上下厚度小于铰装槽的上下宽度,所述铰接板与铰轴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位于前车架和副铰装座之间还铰装有能驱动后车架左右摆动的伸缩缸体;所述主铰装座与副铰装座之间设有防止前车架的后端部和后车架的前端部向下摆动的限位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前车架和后车架是通过球铰链铰装连接在一起,因此,前车架和后车架能进行多个自由度的摆动;但是,由于限位机构的作用,因此,能保证前车架和后车架在平坦路面上时能保持至水平状态;同时,通过控制伸缩缸体,能控制前车架和后车架进行相对角度的左右摆动,从而能减小转弯半径;其次,前车架的后端部和后车架的前端部能由水平状态向上摆动,因此,从爬坡状态向下坡状态进行转换时,当前车架通过坡顶时,前车架会提前向前下方倾斜,继而,能保证驾驶员快速看清前方路面。
为了实现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凸起,所述上限位凸起设置在位于铰轴后侧的铰装槽上槽面上,所述上限位凸起的底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的顶面上;所述下限位凸起设置在位于铰轴前侧的铰装槽下槽面上,所述下限位凸起的顶面顶靠在处于水平状态的铰接板的底面上。
为了提高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的铰装强度,所述主铰装座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铰接板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
为了使前车架和后车架能充分进行纵向摆动,从而适应路况,所述副铰装座的后部设有向后延伸的纵轴体,所述后车架的前端设有与纵轴体配合使用的纵向孔,所述副铰装座通过插装在纵向孔中的纵轴体从而转动连接在后车架的前端,所述纵轴体的延伸端部上螺装有避免纵轴体从纵向孔中滑出的限位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殿荣,未经李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3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升降备胎托架结构
- 下一篇:驱动轮机构及从动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