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芯的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1459.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利娜;王晨旭;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辊 夹具 内芯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 电池内芯 分离装置 安装板 气胀辊 极片 隔膜 负压发生装置 夹紧驱动气缸 自动化拆解 分离效率 固定电池 人身安全 转动电机 收卷 吸附 吸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芯的分离装置。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夹具以及转辊,所述的夹具用于固定电池内芯,所述的转辊用于对构成电池内芯的隔膜和极片分别进行收卷,所述的夹具与夹紧驱动气缸相连,所述的转辊与第一转动电机相连,所述的转辊为气胀辊,所述的气胀辊上还设有多个与负压发生装置相连的吸孔用于极片和隔膜的吸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电池内芯的自动化拆解,提高分离效率,节省劳动力,提高人身安全,适合工业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芯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能量来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随着锂离子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会不断有电池退役报废需要回收拆解处理。而拆解得到的电池内芯需进一步分离出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实现分类处置目的。但是目前工业上多是人工进行电池内芯的分离处理,这样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耗费劳动力,而且会危害工人人身安全,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芯的分离装置,该装置可实现电池内芯的自动化拆解,提高分离效率,节省劳动力,提高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夹具以及转辊,所述的夹具用于固定电池内芯,所述的转辊用于对构成电池内芯的隔膜和极片分别进行收卷,所述的夹具与夹紧驱动气缸相连,所述的转辊与第一转动电机相连,所述的转辊为气胀辊,所述的气胀辊上还设有多个与负压发生装置相连的吸孔用于极片和隔膜的吸附。
所述转辊的上方设有用于辅助隔膜和极片收卷的压辊,所述压辊的辊轴与转辊的辊轴相平行,且压辊的辊轴与转动装置相连以实现压辊辊面与转辊辊面之间的间距可调。
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转动轴以及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设置方向与压辊的辊轴相同,所述的转动轴通过连接板与压辊的辊轴相固定。
所述的夹具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所述的第一夹具及第二夹具呈圆弧形,且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在夹紧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对合以夹持电池内芯。
所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上端边缘处分别设有无动力辊,所述的无动力辊通过辊轴及轴承的配合实现转动,所述的轴承固定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上端面。
所述转辊的设置数量与隔膜及极片数量的总和相等。
所述的压辊、转辊及夹具位于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的夹紧驱动气缸、第一转动电机及第二转动电机位于安装板的另一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电池内芯的自动化拆解,提高分离效率,节省劳动力,提高人身安全,适合工业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芯的分离装置,包括安装板1、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夹具2以及转辊3,夹具2用于固定电池内芯,转辊3用于对构成电池内芯的隔膜和极片分别进行收卷,转辊3的设置数量与隔膜及极片数量的总和相等;夹具2与夹紧驱动气缸相连,转辊3与第一转动电机相连,转辊3为气胀辊,气胀辊3上还设有多个与负压发生装置相连的吸孔31用于极片和隔膜的吸附。也就是将电池内芯放置在夹具1中,将构成电池内芯的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分别按顺序连接到不同的转辊3上,通气后,转辊3上的键32凸起,同时转辊3的吸孔31连接负压发生装置实现隔膜或极片的吸附,随着转辊3的转动实现隔膜与极片的收卷,收卷完成后,键32收回,取下隔膜卷和极片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1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