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神经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1429.6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殷德坤;许忠玲;顾晓灵;张程;薛文强;孙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德坤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朱杰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片 拱形孔 斜板 本实用新型 打结 神经分离器 固定卡 组装式 神经 滑槽 牵拉 左端 切割 分离神经 接触连接 神经损伤 弧形端 右端部 半管 节段 叠加 失败 科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式神经分离器。本实用新型间隔片平板上设置有滑槽,半管弧形端与滑槽接触连接,间隔片平板有间隔片,左端连接间隔片斜板,间隔片斜板上设置固定卡,间隔片平板上方连接拱形孔平板,间隔片斜板通过固定卡连接在拱形孔斜板上,拱形孔平板右端部延续为拱形孔,左端连接拱形孔斜板。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存在的操作复杂、牵拉切割神经、打结叠加等缺陷。本实用新型节段性分离神经,防止牵拉时对神经的切割,打结时,拱形孔对神经的分离,防止了结与结的重叠,避免了手术造成的所有神经损伤以及手术失误与失败,对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式神经分离器。
背景技术
疼痛作为一种疾病,临床发病率极高,对于疼痛的基础医学研究,成为一种迫切。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是研究疼痛发病机制最常用的疾病模拟模型。手术要求:暴露坐骨神经后,使用医用丝线,打结4道,每道丝线结间隔2-5mm,4道结松紧适宜,确保神经血液循环不受影响,手术操作避免神经损伤、神经牵拉、切割等。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现有基础实验,缺少完全配套仪器设备,用于坐骨神经结扎手术,往往操作员,误伤神经、牵拉切割神经,结扎时导致下一道结堆积在上一道结上,严重影响疼痛模型的构建,对实验结果,特别是纯行为学实验结果造成巨大干扰,严峻挑战科学研究的客观性,造成科研材料、人力、财力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能够简便操作、避免牵拉切割神经、避免打结叠加等,一种组装式神经分离器,成为科研工作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组装式神经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神经分离器,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间隔片平板上设置有滑槽,半管弧形端与滑槽接触连接,间隔片平板有间隔片,左端连接间隔片斜板,间隔片斜板上设置固定卡,间隔片平板上方连接拱形孔平板,间隔片斜板通过固定卡连接在拱形孔斜板上,拱形孔平板右端部延续为拱形孔,左端连接拱形孔斜板。
所述间隔片平板右端部延续为多个间隔片,间隔片为中间长两边略短。
所述拱形孔,呈弯曲弓形状,有多个延续于拱形孔平板右端部,处于间隔片上方。
所述半管,呈弧形,中间凹陷,弧度贴合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间隔片平板,右端部延续为间隔片,左端连接间隔片斜板,可将间隔片置于坐骨神经下方,然后将拱形孔贴合于间隔片上方,节段性分离神经;半管引线槽内放置结扎丝线,沿滑槽从神经下方穿过,结扎丝线从半管引线槽内另一端拉出,防止牵拉时对神经的切割;打结时,拱形孔对神经的分离,防止了结与结的重叠。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手术造成的所有神经损伤以及手术失误与失败,对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间隔片结构示意图。
图3——拱形孔平板结构示意图。
图4——半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间隔片1、半管引线槽2、拱形孔3、滑槽4、半管5、拱形孔斜板6、间隔片斜板7、固定卡8、拱形孔平板9、间隔片平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德坤,未经殷德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1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胃肠漏封堵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垂体瘤切除鞍膈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