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液引流密封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0063.0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朱米卫;陈红燕;陈一巧;张潇;潘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化造扬(上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30 | 分类号: | B67C3/30;B65D25/00;B65D51/24;B65D51/16;B01D53/02;B01D53/74;B01D53/72;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溶剂 废液桶 密封盖 废液 密封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引流 吸附装置 废液管 进液口 吸附 废液处理装置 实验室环境 出气口处 化工设备 人员健康 外部环境 仪器连接 有效回收 出气管 出气口 排气口 挥发 连通 穿过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废液引流密封处理装置,包括与仪器连接的废液管、废液桶,废液桶上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进液口,废液管穿过进液口插入到废液桶内。密封盖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处通过出气管连接用于吸附有机溶剂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的排气口连通外部环境。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回收有机溶剂等废液,对挥发的有机溶剂进行很好的吸附分解,改善实验室环境,保护人员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都会用到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样品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会产生废液,废液都为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丙酮等,这些溶剂都具有挥发性,工作人员长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对于使用中产生的废液,还没有好的处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液引流密封处理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废液引流密封处理装置,包括与仪器连接的废液管、废液桶,所述废液桶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废液管穿过所述进液口插入到所述废液桶内,所述废液管与所述密封盖连接处密封设置;
所述密封盖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通过出气管连接用于吸附有机溶剂的吸附装置,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密封盖连接处密封设置;
所述吸附装置的排气口连通外部环境。
本实用新型通过废液管将液相色谱仪产生的废液集中到废液桶内,由于废液桶是密封结构,因此其内的有机溶剂无法挥发到外部环境中,有机溶剂挥发的气体则是过密封盖的唯一的出气口出来,进入吸附装置,有机溶剂被吸附装置吸附分解,净化后排入外部环境中。上述设计,简单实用,能有效改善实验室环境,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还包括至少两个与仪器连接的废液支管,每根废液支管分别连接所述废液管,所有的废液支管通过所述废液管将废液集中到所述废液桶内,废液支管和废液管形成引流装置。由于液相色谱仪可能不止一个部件会产生废液,因此本实用新型增设若干废液支管,通过引流装置将所有产生的废液都集中到废液桶内,统一进行吸附处理。
所述吸附装置内的吸附材料采用含有纳米矿物质的复合空气净化剂。
所述废液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信号发射模块;
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连接信号显示模块。通过上述设计后,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显示模块可以设置在远离废液桶的地方,实验人员可以通过信号显示模块了解废液桶内的液体液位情况。
所述废液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出气管的管路上设有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的控制端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液位传感器。当废液桶内的液位较高时,控制电路接收控制信号,驱动抽气装置工作,加快废液桶内有机溶剂的挥发,实现废液快速吸附分解后的排出,避免废液桶内的液体过多。
所述废液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报警模块。通过液位传感器传送的信号,信号处理电路识别到当废液桶内的液位较高时,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回收有机溶剂等废液,对挥发的有机溶剂进行很好的吸附分解,改善实验室环境,保护人员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化造扬(上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名化造扬(上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40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