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排位高性能铸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9709.3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0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若克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块 汇流排型腔 穴位 汇流排 铸焊模具 安装板 上表面 铅口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传统结构 冷却水路 两侧设置 生产效率 两侧壁 液态铅 排布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排位高性能铸焊模具,其中间加热块沿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安装板的上表面,第一汇流排型腔和第二汇流排型腔分别设置在中间加热块两侧,中间加热块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输铅道,输铅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输铅孔,第一汇流排型腔和第二汇流排型腔与中间加热块相邻的一侧分别依次对应设置多个汇流排穴位,输铅道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多个与汇流排穴位对应的进铅口,这样,液态铅由中间加热块内部铅道经进铅孔进入铅道,进而通过铅道两侧设置的进铅口进入汇流排穴位,与传统结构截然相反,解决了冷却水路管道的充分排布问题,加快了冷却速度,增加了汇流排穴位,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排位高性能铸焊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铅酸电池铸焊机配套的铸焊模具,结构基本类似,多以两侧加热块进铅,中间型腔成型,且多以12个排位为主流设计,但该类型的铅酸电池铸焊机的生产效率比较低,随着前端包封及后端检测效率的大幅提高,从而势必要求作为中间环节的铅酸电池铸焊机提高效率。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铅酸电池铸焊模具生产效率偏低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铸焊模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排位高性能铸焊模具,其两侧为汇流排型腔,中间为中间加热块,加热进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排位高性能铸焊模具,包括安装底板、中间加热块、第一汇流排型腔、第二汇流排型腔及冷却水接头安装座,所述安装底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一用于避让所述冷却水接头安装座的避让缺口,所述冷却水接头安装座设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冷却水接头安装座上设有防尘罩,所述中间加热块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且所述中间加热块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中间加热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罩相邻,所述第一汇流排型腔和第二汇流排型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加热块两侧,所述中间加热块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输铅道,所述输铅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输铅孔,所述第一汇流排型腔和第二汇流排型腔与所述中间加热块相邻的一侧分别依次对应设置多个汇流排穴位,所述输铅道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多个与所述汇流排穴位对应的进铅口,所述第一汇流排型腔和第二汇流排型腔的底部与所述汇流排穴位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一顶针孔,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第一顶针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安装底板上下表面的第二顶针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出铅产品顶托板,所述第一出铅产品顶托板通过多个螺柱与第二出铅产品顶托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出铅产品顶托板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出铅产品顶托板和所述第二出铅产品顶托板之间夹有模具顶针,所述模具顶针依次穿设所述第二顶针孔及第一顶针孔且伸出所述第一顶针孔延伸至所述汇流排穴位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块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一加热管安装孔,伸出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的所述中间加热块的内部沿其宽度方向还设有多个第二加热管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排型腔的内部和所述第二汇流排型腔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与所述冷却水接头安装座连接的冷却水路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汇流排型腔的顶部及第二汇流排型腔的顶部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靠近其外侧壁的一侧设有冷却吹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汇流排穴位为2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若克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若克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9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合金料筒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渣重熔生产复合轧辊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