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均匀导光的N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7439.2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5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郭纮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纬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717;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穿孔 发光元件 基板 均匀导光 信号端子 导光部 侧边 本实用新型 出光面 穿设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均匀导光的N型连接器,包括一基板、一个以上的导光板及四个以上的发光元件;该基板形成一个以上的第一穿孔,该导光板形成一第二穿孔,该导光板设置在该基板前侧,该导光板的第二穿孔对应该第一穿孔,该导光板具有四个以上的侧边,所述侧边两两相邻以分别构成一导光部,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该基板上,且各该发光元件的一出光面分别朝向对应的一导光部;使用时,该第一穿孔及该第二穿孔供穿设一信号端子,通过该导光板使该等发光元件的光线被平均的导向至该信号端子的周围,以产生均匀导光的效果,达到提升连接准确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N型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均匀导光的N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许多电子装置被开发出来,用以提供社会使用,如应用在民生的电视等、工业的大型机台等、学术研究的示波器、测试仪器等,藉此提升生活质量、产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顺利。为了能顺利使用上述电子装置,都会在上述电子装置上装设一组连接器,藉此供连接信号线,以传输信号等。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连接器的信号端子会涂布不同颜色作为区别,以方便使用者能够快速辨识,好挑选对应的连接线与信号端子连接,然而当电子装置所在位置的环境光线较昏暗时,使用者便无法快速、正确找到连接器上的信号端子的所在位置,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为此,市面上另有一种连接器,会在内部装设一发光元件,透过投影照明的方式,将光线照射在信号端子的后端,以供提示信号端子的位置;然而此种在信号端子后端以投影照明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信号端子挡住光线,造成提示效果差,又或者,发光元件的安装位置受限,导置光线仅能投设在信号端子的一侧,同样造成提示效果差,在使用上依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均匀导光的N型连接器,透过一导光板将发光元件的光线均匀导光到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周围,方便用户准确辨识信号端子的位置,藉此方便将信号线与信号端子连接。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前述可均匀导光的N型连接器,其包括:
一第一基板,形成一个以上的第一穿孔;
一个以上的导光板,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前侧,该导光板具有一第二穿孔并且对应该第一穿孔,以供穿设一信号端子,该导光板包括四个以上的侧边,所述侧边两两相邻以构成四个以上的导光部;
四个以上的发光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基板上并构成电连接,各该发光元件分别包括一出光面,各该发光元件的出光面分别朝向对应的一导光部。
较佳地,所述导光部包括一平切边,该平切边形成一内凹弧面,该内凹弧面包围对应的一发光元件的出光面。
较佳地,所述侧边分别形成二斜面与一外凹弧面,该二斜面延伸相交处构成一第一夹角;各该斜面与该外凹弧面相交处分别构成一第二夹角。
较佳地,所述N型连接器包括一个以上的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后端穿设在该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上。
较佳地,该信号端子的外环壁上形成一环部,该环部的外壁贴靠在该导光板的第二穿孔的内壁上。
较佳地,所述N型连接器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后侧,该第二基板上设有一第一电连接部;该信号端子的后侧设有一信号连接线,该信号连接线的后端设有一第二电连接部,该第二电连接部与该第一电连接部结合。
较佳地,所述N型连接器包括一前盖,该前盖罩设在该导光板、该四发光元件及该第一基板上;该前盖上形成一个以上的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对应该第二穿孔、该第一穿孔,以供该信号端子的前端穿过该第三穿孔。
较佳地,该导光板的前侧形成一凸环;该前盖的第三穿孔的后侧形成一环槽,该导光板的凸环设置在该前盖的环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纬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固纬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7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