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肋木丝水泥板复合保温层永久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7255.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德军;贺湘凌;胡永腾;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德军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E04B1/80;E04B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王浩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浇混凝土墙体 水泥板 复合保温层 木丝水泥板 肋木 本实用新型 耐冲击性 墙体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浇筑混凝土 碎裂 保温模板 抗弯能力 施工要求 折弯性能 保温层 加强肋 剪力墙 耐折弯 轻量化 有效地 粘接层 免拆 浇筑 冲击力 抵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肋木丝水泥板复合保温层永久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墙体,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体的耐冲击性和折弯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带肋木丝水泥板复合保温层永久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墙体,包括保温层、粘接层和木丝水泥板,由于木丝水泥板上设置有加强肋,使其能够在浇筑混凝土时有效地抵抗浇筑产生的测压力,使形成的永久性免拆保温模板的耐冲击力和抗弯能力均大幅提高;并增了模板的强度,使模板不易发生碎裂,因此基于上述的模板形成的墙体为具有更高的耐冲击性和耐折弯性的剪力墙;另外木丝水泥板的密度小、质量轻,还能够满足轻量化的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带肋木丝水泥板复合保温层永久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建设部提出建筑保温与主体结构一体化技术,要做到建筑保温与主体结构同寿命。在全国经过实践研究,进行推广的一体化技术主要有CL(复合轻量级,Composite Light-weight)建筑结构体系、装配式结构体系和FS(复合保温板)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等。
其中,CL建筑结构体系和装配式结构体系都存在施工成本高以及施工难度大的缺点,因此推广的难度较大。FS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是以B1级保温材料为基板,以水泥基双面层复合保温板为永久性模板,在其内侧浇注混凝土,外侧设置厚度为3-5c m的砂浆防护层而形成的一种保温墙体,其虽然能够满足GB 50016-2014中关于防火设计的要求;但是其形成的模板的在浇筑混凝土时无法有效抵抗浇筑产生的侧压力,因此该模板的耐冲击力和抗弯能力均较弱,无法形成有效的剪力墙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肋木丝水泥板复合保温层永久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墙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墙体的耐冲击性和抗弯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肋木丝水泥板复合保温层永久化模板的现浇混凝土墙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保温层、粘接层和带有加强肋的木丝水泥板,所述粘接层分别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木丝水泥板固定连接后形成永久免拆保温模板,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通过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剪力墙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木丝水泥板的四周设置有增强表层,所述增强表层和所述加强肋是经增强树脂浸渍处理的纤维布或经增强树脂涂刷的木塑复合片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表层和所述加强肋所用的纤维布是玻纤布、或玄武岩纤维布、或碳纤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木丝水泥板的外侧设置有厚度不小于20mm的防火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火层为防火等级为A2级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层或防火等级为A级的轻质保温砂浆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火层的外侧设置有依次设置有砂浆防护层和饰面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木丝水泥板、所述防火层以及所述砂浆防护层的厚度之和不小于5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层为挤塑板、石墨挤塑板、石墨聚苯板或泡沫保温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层上靠近所述木丝水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燕尾槽或间接界面加强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木丝水泥板上设置有加强肋,使其能够在浇筑混凝土时有效地抵抗浇筑产生的测压力,使形成的永久性免拆保温模板的耐冲击力和抗弯能力均大幅提高;并增了模板的强度,使模板不易发生碎裂,因此基于上述的模板形成的墙体为具有更高的耐冲击性和耐折弯性的剪力墙体;另外木丝水泥板的密度小、质量轻,还能够满足轻量化的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德军,未经曹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7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