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36746.9 | 申请日: | 2018-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吕精灵;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仲晖 |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组件 支架 轴承 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 太阳能光伏 花键连接 角度可调 固定式 转动盘 滑套 铰接 蜗杆 支杆 左端 太阳能电池板 蜗杆啮合蜗轮 滑动配合 键槽连接 角度变化 驱动转动 水平夹角 蜗杆传动 相对偏转 箱内壁 采光 底端 蜗轮 转轮 太阳能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式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调节箱、光伏组件和支架,调节箱的左端固定安装第一轴承,调节箱内固定安装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花键连接蜗杆的右端,蜗杆的左端花键连接第一轴承后固定连接转轮,蜗杆啮合蜗轮,调节箱内壁固定安装转动轴,转动轴键槽连接蜗轮,转动轴贯穿调节箱后固定连接转动盘,转动盘固定连接支杆,支杆铰接光伏组件的底端,支架滑动配合滑套,滑套铰接光伏组件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利用蜗杆传动驱动转动盘进行角度变化,很好地实现光伏组件与水平夹角之间发生相对偏转,从而实现最佳采光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效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输配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定式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输出直流电存入蓄电池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转换率和使用寿命是决定太阳电池是否具有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太阳能电池的辅助部件例如太阳能光伏支架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上后对太阳能电池的角度无法调节,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光的效率,随着地球自转,每天不同时段的太阳与地面的直射角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如何实现太阳能支架角度的变化,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式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调节箱、光伏组件和支架,所述调节箱的左端固定安装第一轴承,所述调节箱的右端内壁固定安装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花键连接蜗杆的右端,所述蜗杆的左端花键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后固定连接转轮,所述蜗杆的下方啮合蜗轮,所述调节箱的前侧内壁固定安装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键槽连接所述蜗轮,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调节箱的后侧壁后固定连接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支杆,所述支杆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底端,所述调节箱的顶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安装限位块,所述支架滑动配合滑套,所述滑套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顶端,所述调节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焊接底座。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之间的接触摩擦角。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焊接四组加强板,四组所述加强板均呈三角块结构,并且绕所述支撑柱的纵向中心轴环向均匀焊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蜗杆传动驱动转动盘进行角度变化,很好地实现光伏组件与水平夹角之间发生相对偏转,从而实现最佳采光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效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安装;
2.本实用新型的蜗杆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与蜗杆之间的接触摩擦角,蜗杆传动具有自锁功能,只有在转动蜗杆的情况下蜗轮才会发生旋转,从而保证光伏组件角度固定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避免如风力等外界条件对光伏组件角度的改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四组加强板,增加了支撑柱与底座之间的抗弯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箱、2光伏组件、3支架、4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6蜗杆、7转轮、8蜗轮、9转动轴、10转动盘、11支杆、12第一铰接块、13滑套、14限位块、15第二铰接块、16支撑柱、17底座、18加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6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一体化用太阳能电池组瓦片
- 下一篇:一种光伏节能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