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顶部风镐施工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36535.5 | 申请日: | 2018-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姚涛;代祥中;文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D17/28 | 分类号: | B25D17/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镐 平行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 托架 支腿 施工辅助装置 手柄 隧道顶部 与操作 平行四边形结构 底板 四边 四边形结构 圆柱形框架 操作手柄 人力安装 施工效率 直接制作 铰接点 铰接位 支撑腿 作业点 可变 铰接 省力 施工 平行 相交 两边 节约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顶部风镐施工辅助装置。包括各节点相互铰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平行四边形有相邻两边分别延长构成:一立于地面的支腿和一延长的操作手柄,与支撑腿平行的另一边外侧固定有用于放置和固定风镐的托架;托架的一侧柱构成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平行四边形四边由横截面为圆柱形或矩形的杆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为铰接点,其中支腿与操作手柄的铰接位位于支腿与操作手柄相交外侧,托架为有底板的圆柱形框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现场可以直接制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利用四边形结构的可变特点,方便了风镐施工的作业点延伸,且省力,施工控制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设备,主要是用于隧道顶部风镐破除施工的辅助装置,属于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常常需要对顶面的混凝土或岩石层进行钻进或破除施工,施工通常采用风镐进行。
如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该公路隧道工程的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在完成后的初支面后发生沉降,并超出设计沉降值,这样就需要对侵入二衬结构设计线的部分进行破除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对隧道顶部进行处理。在对隧道顶部局部侵限的初支砼进行处理时,又不能采用液压锤进行处理,只能采用人工用风镐进行破除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如采用人工风镐作业,工人长时间进行风镐托举,处理起来很困难,也很消耗体力,破除的砼碎片落下来对人的头部可能造成伤害,增加了施工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如何实现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既不较大的增加施工设备成本,既节省工人的体力,又可以有效的进行隧道顶部的处理,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隧道顶部风镐施工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顶部风镐破除施工时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隧道顶部风镐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各节点相互铰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平行四边形有相邻两边分别延长构成:一立于地面的支腿和一延长的操作手柄,与支撑腿平行的另一边外侧固定有用于放置和固定风镐的托架,托架的一侧柱构成平行四边形的一边。
所述平行四边形四边由横截面为圆柱形或矩形的杆构成。
所述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为铰接点,其中支腿与操作手柄的铰接位位于支腿与操作手柄相交外侧。
所述托架为有底板的圆柱形框架。
为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杠杆作用,操作手柄在四边形外侧的长度应大于操作手柄在四边形内侧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现场可以直接制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人力安装成本。本实用新型利用四边形结构的可变特点,方便了风镐施工的作业点延伸,且省力,施工控制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手柄,2是活动栓,3是联动杆,4是托架,5是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65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防震式建筑用锤
- 下一篇:一种高压清洗机用弯折式手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