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延时点火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6062.9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兴;杨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友创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E21B43/1185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电路 电子延时 电阻 电子雷管 反恐装备 射孔弹 布防 电容 油井 焊接工艺 本实用新型 微控制单元 印制板模块 二极管 产品使用 快速复位 开关管 发火 桥堆 雷管 应用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延时点火电路,所述电子延时点火电路至少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桥堆U1、微控制单元U2、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和发火电阻F,通过本技术方案制得的电子延时点火电路及PCB印制板模块可以应用在电子雷管、油井用的射孔弹和主动布防的反恐装备上。可以解决电子雷管因开关管焊接工艺缺陷造成雷管早爆现象,提高了产品使用可靠性。同时,该电子延时点火电路在油井用的射孔弹和主动布防的反恐装备上属于全新的应用,可以解决高温下产品存在极性的现象和芯片快速复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延时点火技术领域,比如:电子雷管、射孔弹及反恐防暴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火工品延时点火的方式仍然是以药剂燃烧的方式为主,采用电子延时点火的方式近几年也逐渐开始得到发展,但是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不足1%,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电子电路在火工品产品上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1、高温环境下,部分产品存在分极性的现象。如果2根线的极性接反,网络检测的时候会报错,就需要排查错误,这样就给产品组网的时候带来不便,会增加工地上组网起爆的时间。2、现有产品存在充电的时候提前点火的现象,对其原因分析,是开关管的一个引脚焊接工艺缺陷导致,如果开关管的触发极存在虚焊,当网络充电时,触发脚就可能会受到网络杂散电流的影响使开关管导通,从而造成火工品提前点火,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在反恐装备上需要对布防的网络有选择性的进行快速打击,这就需要第一发打击完后网络中的其他产品能快速复位,只有当芯片复位后才能被重新工作,目前,该领域还没有产品应用。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延时可控的点火电路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延时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延时点火电路至少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桥堆U1、微控制单元U2、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电容C1、电容C2和发火电阻F;所述R1和R2的一端与总线连接,另一端分别于桥堆U1的1、3脚以及微控制单元U2的1、3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U2的1脚与R1和桥堆U1的1脚连通,所述微控制单元U2的3脚与R2和U1的3脚连通;所述桥堆U1的2脚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桥堆U1的4脚分别与微控制单元U2的7、8脚以及电容C1的正极相连,所述电容C1正极还与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发火电阻F的一端以及电容C2的正极连通,发火电阻F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正极和微控制单元的2脚连通;所述电容C2的负极、C1的负极、R3和R4的一端均连接到微控制单元的4脚,所述MOS管Q1的负极和MOS管Q2的正极连通,MOS管Q1的触发极和R3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单元的6脚相连,所述MOS管Q2的触发极和R4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单元的5脚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方案制得的电子延时点火电路及PCB印制板模块可以应用在电子雷管、油井用的射孔弹和主动布防的反恐装备上。可以解决电子雷管因开关管焊接工艺缺陷造成雷管早爆现象,提高了产品使用可靠性。同时,该电子延时点火电路在油井用的射孔弹和主动布防的反恐装备上属于全新的应用,可以解决高温下产品存在极性的现象和芯片快速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元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友创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友创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6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恢复机电一体化钟表延期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水压爆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