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框架断路器重合闸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5289.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5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射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扣器 电路故障检测 状态检测单元 处理单元 延时单元 控制器 断路器 自动重合闸 合闸 跳闸 重合闸 断路 本实用新型 断路器控制 控制器设定 框架断路器 输出端连接 电压检测 合闸信号 线路故障 复位端 延时 送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框架断路器重合闸的控制器,其主要包括断路器,还包括与断路器连接的脱扣器,还包括自动重合闸模块,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电路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分别和电路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线路故障提供不同延时合闸信号,所述电路故障检测单元与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和脱扣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断路器控制端、脱扣器复位端连接,本控制器可通过对电压检测来判断框架断路器因何种原因跳闸,并可根据故障跳闸类型,控制器设定的重合闸时间,执行相应的重合闸控制,从而提高了送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断路器设备,特别涉及用于框架断路器重合闸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当断路器发生过载、断路等故障跳闸后,若需要进行合闸操作,则需要人员进到现场进行操作,从而使得送电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合闸断路器、提高送电效率的用于框架段利器重合闸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框架断路器重合闸的控制器,包括断路器,还包括与断路器连接的脱扣器,还包括自动重合闸模块,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电路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分别和电路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线路故障提供不同延时合闸信号,所述电路故障检测单元与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和脱扣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断路器控制端、脱扣器复位端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还包括报警灯,所述报警灯和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重合闸模块还包括远程通信单元,所述远程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液晶显示模块,所述液晶显示模块和处理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型号为SHRT5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可通过对电压检测来判断框架断路器因何种原因跳闸,并可根据故障跳闸类型,控制器设定的重合闸时间,执行相应的重合闸控制,从而无需人工进入到现场进行重合闸操作,从而提高了送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框架断路器重合闸的控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用于框架断路器重合闸的控制器,包括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断路器连接的脱扣器,还包括自动重合闸模块,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型号为SHRT560,所述自动重合闸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电路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分别和电路故障检测单元、延时单元和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延时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线路故障提供不同延时合闸信号,所述电路故障检测单元与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和脱扣器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断路器控制端、脱扣器复位端连接,所述脱扣器状态检测单元可以对断路器是否跳闸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至处理单元,所述电路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路故障,如短路、过载等,使得当断路器跳闸后,可以实时了解到跳闸原因,所述延时单元内存储有不同的延时模块,使得根据不同的故障原因,处不同的延时模块可以给予处理模块不同的延时信号,使得处理模块能执行不同的重合闸控制,即延时相应的时间控制脱扣器复位、断路器合闸,从而对框架断路器实现自动重合闸操作,从而无需人工进入到现场进行重合闸操作,从而提高了送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射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射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5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