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鸣器膜片送料精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5154.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3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富鸿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管 定位卡圈 膜片 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 精定位装置 送料 定位装置 支架 定位膜片 辅助装置 支撑定位 装置结构 固定部 供膜 卡圈 相等 连通 生产成本 贯穿 加工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鸣器膜片送料精定位装置,属于蜂鸣器用辅助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蜂鸣器膜片送料精定位装置,包括料管,所述的料管通过固定部立于台面上,该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卡圈和用于支撑定位卡圈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固设在台面上,所述的定位卡圈位于料管的上方,且所述的定位卡圈内设有用于供膜片通过的通道,所述的通道沿定位卡圈高度方向贯穿定位卡圈,且所述的通道与料管连通,所述的通道远离料管一端的径向尺寸与膜片的径向尺寸相等,用以定位膜片。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降低了对料管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膜片的定位精度,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蜂鸣器用辅助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蜂鸣器膜片送料精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蜂鸣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膜片组装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传统的膜片组装多采用人工组装模式,组装时一般需要人工从众多的膜片中抓取出单个的膜片,确认好上下面后将其压入到蜂鸣器的壳体中进行组装,由于膜片材质较软且非常薄,工人用手很难一片一片地把膜片分开,容易造成膜片重叠现象,且人工作业时容易对膜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另外,人工组装膜片还经常发生膜片装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并且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因此,大部分的蜂鸣器制造企业为了增加产量并降低人工工资成本,大都开始借助机器来组装膜片。
膜片组装一般包括送料、取料以及装配三个过程,其中,传统的送料部分的结构如图1所示,实际操作时,一般先由工人或者机器将大量膜片一起装入到料管中,然后将该料管安装到膜片组装机器上,该机器即控制顶出装置将置于料管内的膜片顶出至料管的顶端,再控制吸气式膜片抓取装置来运行到设定的位置吸取膜片,并将吸取到的膜片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运送至相应的位置进行装配。由于在此过程中,料管极易因使用频繁而产生弯曲等状况,且在将料管安装到膜片组装机器上时极易产生安装误差致使料管发生倾斜,而膜片抓取装置的运动轨迹及其行程是一定的,料管弯曲或倾斜就会使膜片抓取装置抓取不到膜片,或者即使是抓取到膜片也不能将膜片运送到正确的位置上进行组装,如果膜片抓取装置将膜片运送至不正确的位置进行组装就会使整个产品报废,同时,为了使顶出装置能够顺利可靠地将膜片推送至料管的顶端,制造商需要准确控制料管的内径尺寸,使其与膜片大小完全吻合,这无疑增加了加工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为了使膜片抓取装置能够准确抓取到膜片,弯曲的料管则需要及时更换掉,或者根据料管的状况频繁调整控制膜片抓取装置的程序,由于料管大都由铜制作,其更换成本较高,如果频繁更换程序则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用于运送蜂鸣器膜片的料管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鸣器膜片送料精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料管上增设定位卡圈,且该定位卡圈由支架进行支撑,使得膜片的定位由依靠料管转变为依靠定位卡圈,降低了对料管的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膜片的定位精度,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定位卡圈和支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蜂鸣器膜片送料精定位装置,包括料管,所述的料管通过固定部立于台面上,该定位装置还包括定位卡圈和用于支撑定位卡圈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固设在台面上,所述的定位卡圈位于料管的上方,且所述的定位卡圈内设有用于供膜片通过的通道,所述的通道沿定位卡圈高度方向贯穿定位卡圈,且所述的通道与料管连通,所述的通道远离料管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膜片的轮廓形状相同,且所述的通道远离料管一端的径向尺寸与膜片的径向尺寸相等,用以定位膜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一端固连在台面上,所述的第二支撑杆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的定位卡圈设于第二支撑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卡圈包括尾部和头部,所述的尾部与料管套接,且所述的尾部插接在第二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富鸿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富鸿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5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