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智能远程林园检测管理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4977.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7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英;江仁海;林建龙;冯俊国;李梦鹤;杨和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管理系统装置 环境数据采集 温湿度传感器 无线通信模块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分布式智能 管理子系统 光照传感器 控制继电器 电源模块 单片机连接 分布式控制 智能化设备 日常管理 物力资源 上位机 智能化 光带 水泵 供电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布式智能远程林园检测管理系统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管理子系统,每个检测管理子系统包括: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通过第一控制继电器和第二控制继电器连接水泵和光带;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照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上位机;所述电源模块单独对光照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供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智能化程度高,通过分布式控制,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林园日常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园日常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智能远程林园检测管理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林园产业也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园产业有小到大,由弱变强,正在进行着飞速发展。林园种植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现有的林园基地采用的组网硬件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有些林园管理系统组网模式过于复杂,检测不够全面及系统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空白,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分布式的取点检测,实时或定时采集林园的土壤上下层水分、温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用户可以设定每个地块的灌溉策略,实现定时定量无人值守的自动灌溉,其中装置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智能远程林园检测管理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管理子系统,每个检测管理子系统包括: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通过第一控制继电器和第二控制继电器连接水泵和光带;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照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上位机;所述电源模块单独对光照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供电。
优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土壤中。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为STC89C51。
优选地,所述光照传感器为TSL2561。
优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DHT11。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所述单片机通过GPRS模块中的TCP传输模式将数据包定时传输到上位机。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为手机或掌上电脑或PC。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继电器和第二控制继电器分别连接水泵和光带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还通过第三控制继电器连接风扇的开关;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为MQ135。
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智能化程度高,通过分布式控制,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林园日常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实时获取林园空气温湿度、土壤上下层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环境信息,单片机将相关数据通过GPRS模块传送到上位机,通过上位机的后台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反馈到单片机,实现对灯光、风扇、水泵等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检测管理子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专利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4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