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3442.7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烨;刘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C1/10;G06Q5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管理系统 人脸识别 摄像装置 出勤 图像识别模块 本实用新型 学生 存储模块 教学评价 控制器 人脸识别技术 采集 间隔设定 面部信息 人脸信息 时间采集 授课教师 学校教学 状态图像 存储 上课 反馈 教学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该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摄像装置、第二摄像装置以及控制器,其中:第一摄像装置用于采集每个出勤学生的面部信息;第二摄像装置用于间隔设定时间采集出勤学生的上课状态图像;控制器包括图像识别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教学评价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学生的照片;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教学评价模块用于确定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听课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有效的避免了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或替课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授课教师还能够实时收到教学情况的反馈,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最基础和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现有的高校教学老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少,部分同学出现迟到早退、无故缺席、旷课或替课等现象,大多数学校会采取点名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但是点名过程浪费时间,甚至有的学生点完名后会偷偷溜走或者找他人代替,考勤情况不准确,影响教学进度,同时许多学生听课不认真,上课玩手机或者睡觉,影响了教育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摄像装置、第二摄像装置以及控制器,其中:第一摄像装置用于采集每个出勤学生的面部信息;第二摄像装置用于间隔设定时间采集出勤学生的上课状态图像;第一摄像装置以及第二摄像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包括图像识别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教学评价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学生的照片;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内的人脸信息;教学评价模块根据第一摄像装置采集的人脸信息与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学生照片进行比对,首先确定学生的出勤人数及出勤学生身份信息;再根据第二摄像装置定时采集的上课状态图像中包括人脸信息的个数,确定所在时刻专注听课的人数;进而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摄像装置嵌设在教室门的门框上,其包括第一采集模块以及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摄像装置嵌设在讲台上方的墙体处,其包括第二采集模块以及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与图像识别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还包括签到显示屏,签到显示屏与第一摄像装置集成为一体,用于显示签到人的姓名和签到采集图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教师讲桌上的听课状态显示屏,听课状态显示屏用于显示通过教学评价模块确定的学生的听课率。
进一步地,第一摄像装置以及第二摄像装置均包括多个摄像头。
进一步地,多个摄像头均为全景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第一摄像装置能够采集进入教室学生的人脸面部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从而能够确定学生的身份信息和出勤情况,有效的避免了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或替课等情况的发生;通过第二摄像装置能够采集上课时学生听课的状态图像,由于学生不注意听讲时通常会低头玩手机或者睡觉,这些情况下无法采集到学生的面部信息,因此通过所在采集时刻包含人脸信息的个数确定专注听课的人数,进而确定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授课教师在监督学生是否认真听课的同时,还可以实时收到教学情况的反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3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