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伸缩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3098.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任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龙翔气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4;F16F9/36;F16F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筒 储油仓 活塞杆 液压伸缩杆 组合式活塞 插口 无杆腔 尾端 油液 相通 本实用新型 传动配合 缸筒前端 缸筒尾端 前端密封 前端设置 阻尼效果 滑动 存储量 过油槽 后缸筒 前端盖 杆腔 适配 存储 隔离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伸缩杆,包括缸筒、组合式活塞、活塞杆、储油仓,缸筒的前端密封设置前端盖,储油仓的前端设置与缸筒尾端相适配的缸筒插口,该缸筒的尾端设置过油槽,以使缸筒尾端插入储油仓的缸筒插口后缸筒与储油仓相通;活塞杆的尾端插入缸筒内与组合式活塞传动配合,该活塞杆的前端伸出缸筒前端设置,以使活塞杆可推动组合式活塞在缸筒内滑动,将缸筒内部隔离成无杆腔和有杆腔,无杆腔与储油仓相通,使得缸筒内和储油仓内可同时存储油液,增加了油液的存储量,利于提高液压伸缩杆的阻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压伸缩杆。
背景技术
液压伸缩杆作为气弹簧的一种,在汽车、航空、医疗器械、家具、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地应用;其基本结构是主要由缸筒、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等组成,由活塞将缸筒内隔离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利用两个腔室之间的压力差实现阻尼作用;现有的液压伸缩杆受限于缸筒体积和活塞杆长度之间的限制,使得缸筒内的储油体积不足,影响阻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阻尼效果好的液压伸缩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伸缩杆,包括缸筒、组合式活塞、活塞杆、储油仓,所述缸筒的前端密封设置前端盖,所述储油仓的前端设置与所述缸筒尾端相适配的缸筒插口,该缸筒的尾端设置过油槽,以使所述缸筒尾端插入所述储油仓的缸筒插口后缸筒与储油仓相通;所述活塞杆的尾端插入所述缸筒内与组合式活塞传动配合,该活塞杆的前端伸出所述缸筒前端设置,以使所述活塞杆可推动所述组合式活塞在缸筒内滑动,将所述缸筒内部隔离成无杆腔和有杆腔,无杆腔与所述储油仓相通,使得缸筒内和储油仓内可同时存储油液,增加了油液的存储量,利于提高液压伸缩杆的阻尼效果。
进一步,所述组合式活塞包括隔离阀、导向阀、密封圈,所述隔离阀的外环壁上设置外环槽,以使该隔离阀上形成左环壁和右环壁,该外环槽的截面呈矩形,以使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外环槽内用于密封隔离所述有杆腔与无杆腔时,密封圈的底端两侧与外环槽底部转角处留有间隙;所述左环壁上设置与外环槽相通的第一轴向油孔,所述右环壁的外侧端面上设置环形储油槽,所述右环壁上设置第二轴向油孔用于连通外环槽与储油槽;所述右环壁的外侧端面上还设有径向油槽,该径向油槽由储油槽延伸至右环壁的边缘,所述导向阀与所述右环壁的外侧端面固定相连,无杆腔内的油液可经第一轴向油孔、外环槽、第二轴向油孔、储油槽、径向油槽进入有杆腔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向油孔的直径为所述第二轴向油孔直径的2倍,以增大阻尼效果。
进一步,所述径向油槽与所述第二轴向油孔对称设置在储油槽的两侧,以增加径向油槽与第二轴向油孔之间的距离,使得油液尽可能的充满储油槽。
进一步,所述缸筒的中部设置限位槽,以使缸筒中部向内形成凸起,以限定组合式活塞的轴向移动行程。
进一步,所述储油仓的尾端设置堵头,用于密封所述储油仓。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液压伸缩杆,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缸筒的尾端增加了与缸筒相连通的储油仓,极大的增加缸筒内的储油量,有效提升了阻尼效果;在无杆腔和有杆腔之间设置由第一轴向油孔、外环槽、第二轴向油孔、储油槽、径向油槽构成的油路,极大的增加了液压伸缩杆的阻尼效果,在不增加缸筒直径的情况下可提高液压伸缩杆的阻尼力,安全稳定;(2)径向油槽与第二轴向油孔对称设置在储油槽的两侧,以增加径向油槽与第二轴向油孔之间的距离,使得使用过程中油液尽可能的充满储油槽;(3)限位槽的设置可以限定组合式活塞的轴向移动行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伸缩杆的缸筒、组合式活塞、活塞杆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龙翔气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龙翔气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3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悬架系统、减振器、减振部件及液压油缸
- 下一篇:一种剪切型黏滞阻尼器